開閘,放水。伴隨著“嘩嘩”聲響,一股股污水涌出進水口,注入水池中開始凈化……2010年12月30日,連坂污水處理廠一期落成,開始處理南臺島片區的生活污水,改變了原來污水直排內河的狀況。
污水廠一期 日處理污水10萬噸
連坂污水處理廠位于倉山區城門鎮連坂村,建設規模為日處理污水20萬噸,分兩期工程建設。其中,已建成的一期設計處理污水規模為10萬噸/日,投資額2.45億元。
另悉,廠外配套污水管網建設工程投資額3.5億元,目前已建成63公里,污水干管及大部分支干管已建成,也同步開通運行。
按照規劃,連坂污水處理廠在2015年能日 處理污水20萬噸,遠期至2020年達到40萬噸/日的處理能力。
據介紹,連坂污水處理廠主要負責收集倉山區南二環路以內區域,包括倉山中心城區,新展城、福灣、浦上工業園區及金山部分區域的污水。近期服務范圍為60平方公里,全部工程完成后,將輻射服務151平方公里。
處理污水 有11道工序
在廠區已建成的構筑物內,集中了大大小小幾十口露天水池,每個都有幾十米深。開始 處理污水時,工作人員通過電腦遙控開閘放水,源源不斷的污水從池壁的進水口涌出,注入多模式AAO生物反應池內。
“污水首先進行生物處理,達標后進入二沉池及污泥泵池沉淀污泥,讓清水流入消毒池接受紫外線消毒。這看似簡單的流程其實包括了11道工序。”污水廠工作人員介紹,“經歷這些環節的處理,凈化后的污水能達到國家標準排入河道中,不會產生污染。”
明年繼續整治 閩江以北城區內河
據市建委工作人員介紹,從1997年建成首個污水處理廠祥坂污水廠開始,我市(指福州市,下同)至今已建成包含連坂廠在內的7個污水處理廠。我市的污水處理率由“十五”末的55%提高到如今“十一五”末的90%以上,污水處理能力也由“十五”末的33.5萬噸/日提升至60萬噸/日,具備了市區污水全部處理的能力。
同時,我市也全面啟動內河沿岸的截污工作。目前已完成新西河、大慶河、安泰河等10多條內河截污工程,正在實施浦東河、瀛洲河、瓊東河等10多條內河截污工程;白馬河、磨洋河環境綜合整治取得顯著進展。市建委明年還將繼續開展包括白馬河、晉安河、光明港等一批重要河段在內的,閩江以北城區所有內河的綜合整治工作。此外,還將推進連坂污水廠二期、洋里污水廠三期和浮村污水廠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