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持續高溫,太湖藍藻防控和水源地安全工作關系著千家萬戶的飲水安全。昨天上午,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沈文祖率市紀檢監察部門督查組,對太湖藍藻應急防控及飲用水源地安全工作進行專題督查。
督查組一行先后前往橫山水廠遷建工程現場、太湖漁洋山飲用水源地進行實地察看。水質監測人員現場取水,經過精密儀器的快速檢測,各項指標顯示,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水標準。
目前,全市共擁有市、縣市、區級供水單位15個,總供水能力超過500萬噸/日,2009年全市日平均供水量343萬噸,自來水普及率99.8%,出廠水水質合格率達100%。
在聽取了吳中區、市環保局、市水利局、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等有關情況匯報后,督查組對有關地區、有關部門卓有成效的工作予以肯定。沈文祖指出,飲水問題事關百姓民生,絕不允許發生任何“萬一”。太湖水污染防治態度要更堅決、行動要更果斷、措施要更有力,確保全市居民飲水安全。有關地區、部門要繼續常抓不懈地做好太湖藍藻防控和飲用水源地安全工作,要堅持齊抓共管,共同做好太湖水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要嚴格準入機制,實施源頭控制措施。要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強化部門聯合督查制度。要堅持鐵腕治污。要加強水質監控和應急反應,堅決防范水環境安全事故。
沈文祖要求我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實加強對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強化對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執法監察;繼續加大重點環境問題的掛牌督辦力度,妥善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環境問題;繼續嚴格督查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推進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工作,確保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為推動蘇州加快經濟轉型升級、開創“三區三城”建設新局面作出應有貢獻。
■ 相關報道
五大水源地水質100%達標
今年1-7月,我市太湖5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在108項水質監測指標中,27項常規監測指標穩定達到Ⅱ類。 80項特定指標中70項為未檢出,10項的檢出項目也全部達國家標準。
今年藍藻來得晚規模小
受氣溫等因素影響,今年太湖藍藻顯現“出現時間晚、藍藻密度低、暴發面積小”的新特點,對此,我市相關部門、相關地區通力協作,早準備、早部署、早行動。從4月10日起,我市啟動主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應急監測預警預案,預警監測范圍自飲用水源地取水口起由內向外分三條線。市氣象局建成了國內首個內湖水質氣象綜合浮標站,利用遙感氣象衛星影像資料,根據太湖地區風速、風向、光照、氣溫等資料,判斷大片藍藻水華移動方向和發展趨勢。市水利局組織相關地區開展藍藻巡查工作,每日一次,并視具體情況作加密監測。市環保局建設了金墅港、漁洋山、上山村“全球眼”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藍藻水華的實時監控。供水公司對原水加密監測,監測指標由27個增加到68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