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 全國水處理技術高級培訓班在我市(紹興市,下同)開班,國內水處理方面的頂級專家、教授共聚紹興,探討水環境治理。紹興該如何進一步提高水質、提高水環境治理及工業廢水處理技術?昨日,記者專訪了與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和張杰。
近年來,我市通過實施小舜江供水工程、環城河整治、清水工程等一系列水環境整治,人居環境得到了有效地改善。然而,紹興是印染、化工、醫藥企業比較集中的城市,工業廢水中的污染量較高。在節能減排的新形勢下,紹興污水處理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此,我市對污水處理創造性地提出了“進管達標,處理提標”的工作目標。針對紹興的污水處理現狀,在國內外首次提出生物除錳機制,率先開發了城市污水凈化再生流程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杰講到,污水處理,不僅只是和政府、企業領導者有關,它更是一個社會觀念。紹興目前已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污水處理廠,但紹興更應該在產生廢水的源上下功夫。說到底就是要削減源頭,不斷改善工廠的生產工藝。按照循環經濟的原則,改善工藝,清潔生產。這樣排出的廢水,濃度就低了,水量也少了,再到污水廠經過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就能很好地把水處理到排放的標準。。
作為國內最早研究地下水技術的學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圭白從進一步增強人體健康的角度,對水鄉紹興水質的不斷提高提出了建議。他講到,紹興小舜江的水質在國內是一流的,但由于湯浦水庫建成時間不長,小舜江水中的硬度、堿度、含氧量仍偏低。稍微硬一點的水,對人類健康更好一點。所以建議以后在水處理過程中,能夠增加一些水的硬度、堿度。可以適當增加超濾膜工藝,把水的生化堿性大大提高一步,對人體的健康更好了,水質就更受歡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