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隊最新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逾八成上海市民對飲用水水質感到滿意,其中有21.7%受訪者感到非常滿意。飲用水水質公眾滿意度達85.2分,比2006年提高17.8分。
這項調查是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聯合上海市環保局開展的第4年公眾對城市環境保護滿意度專項調查。
水污染防治工作一直是上海市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中涉水項目332個,占總項目數的36%。2009年上海市完成174條段253公里黑臭河道整治,中心城區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在河道污染較為嚴重的工業區,通過企業污水納管,附近外來員工集體公寓、周邊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等措施,河道水環境顯著改善。
監測顯示,上海金山、松江等工業區內50%-60%的河道水質達到Ⅳ或Ⅴ類,部分河道水質達到了Ⅲ類,重現魚蝦等水生生物,河道生態面貌明顯改觀。調查顯示,河流湖泊隨意排污公眾滿意度比2006年提高20.4分,達88.4分;河流、湖泊水質公眾滿意度84.8分,比2006年提高14.5分。
近年,上海市逐步形成“兩江并舉,多源互補”的原水供應格局,大力實施中心城市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建立起從源頭到龍頭的供水水質安全監控體系。2010年3月起施行的《上海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將總面積約1350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近20%的四個水源地,以及所有中小水源地均納入保護范圍,從法律角度進一步控制源頭污染,保障飲用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