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來水公司水質中心主任謝海英接受記者采訪,解答市民關心的自來水問題
成都“4·2”柏木河水污染事件發生后,成都市的生活飲用水安全性受到更多關注。成都市的水質情況如何?自來水廠如何保證水質安全?就市民關心的問題,本報采訪了成都市自來水公司水質中心主任謝海英。
水質檢測 今年6月達101項
謝海英說,自來水檢測一直按照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執行。在2006年新修訂的標準中,指標由原來的35項增加到了106項,其中必檢項有42個,非常規檢測項目64個。標準要求,全國需在2012年7月前具備檢測全部項目的能力。
“多增加項目是為了提高安全性。”謝海英說,目前成都自來水水質檢測能力共達到了95項,今年6月能達到101項,“檢測項目增加涉及增購設備,培訓專門人員和建立方法等。”
按照我省實施《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具體規劃,成都市供水企業于2012年具備檢測106項指標的能力,“實際上,我們在2011年就可提前完成規劃,”謝海英說。
隨機抽查 定期發布檢測報告
據成都市自來水公司水質中心透露,早在2000年,成都市自來水公司就按照歐共體標準,達到了88項水質監測指標,高于國標規定的35項。在水質日常檢測上,全市主城區管網共有138個水質檢測點,由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成都檢測點定期取水取樣檢測,每半月發布一次公告。
“公告在自來水公司官網定期發布。”謝海英說,除企業自檢外,包括省、市衛生疾控中心在內的行政部門將隨機抽查水質,建設部、省建設廳、市水務局也會組織定期抽查,“自來水公司每年接受來自多部門的隨機抽查。”
據謝海英介紹,在確保供水安全方面,自來水公司運用了智能化在線水質檢測,對濁度、余氯等重要指標全程跟蹤監測。從取原水、凈化消毒到自來水進入管道,最終流出水龍頭,在線檢測設備以每5分鐘出一個數據的頻率,對流入全城自來水進行把關。
優于國標 成都定期巡查水源
“有人說,自來水嘛,就是自己來的水。”談到工作,謝海英很有感觸地說,由于自來水是24小時供應,工作人員通常實行五六一班實行輪班制,每天兩班倒,休息日照常上班。“4·2”柏木河污染事件當天,她接到了幾個親友電話,他們在電話中沒有詢問停水原因,只簡短地說:“相信你們!”
據介紹,成都市的水源來自岷江水系,水源河流包括徐堰河和柏條河,成都市的自來水水質優于國標。實際上,自來水公司每周會組織人員到水源上流巡查,發現問題將及時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