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水庫環境面臨嚴峻考驗,加強水資源保護刻不容緩。記者昨日(3月22日,下同)從廣東省水利廳獲悉,今年初,廣東對全省54座重要供水水庫現狀調查與分析結果顯示,有70%的水庫處于由中營養向富營養過渡狀態。
水庫水質普遍呈下降趨勢
昨天,廣東省水利廳廳長黃柏青在記者采訪時呼吁,全社會應該珍惜每一滴水,并表示廣東將全面提高水庫供水和環境安全能力。據悉,廣東省水庫眾多,共有大中小型水庫6700多座,水庫的取用水量占全省供用水量的三分之一。
“但現在水庫的水質普遍呈下降趨勢,個別水庫水質在惡化,繼續發展下去,我們還能去哪里找水喝?”廣東省水利廳廳長黃柏青昨日指出。
據介紹,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口增長、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廣東水庫水環境污染、庫容淤積、水體富營養化、藍藻水華風險增加等問題日趨突出,水庫水資源保護工作面臨嚴峻考驗。
12座水庫發生藍藻水華
今年2、3月份,廣東對全省54座重要供水水庫的富營養化和藍藻水華風險現狀調查與分析結果顯示,有70%的水庫處于由中營養向富營養過渡狀態,約20%水庫處于富營養狀態,表明廣東重要供水水庫的富營養化程度較高;有37%的水庫藍藻水華風險較高,有22%水庫(12座)正發生藍藻水華。
黃柏青指出,廣東今后將加強和推進水庫水資源保護及管理工作,有效遏制水庫水生態惡化趨勢,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力爭利用5~10年時間,把廣東建設成為水庫生態文明強省。他還強調,社會各行業,各部門應將水庫水資源保護工作納入本部門本單位的考核指標體系,明確水庫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堅決遏制浪費用水。同時要加強藍藻水華監測和應急、預警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應用。
廣東還將加大對庫區污染源的監督整治力度,嚴禁在大中型水庫和作為生活飲用水源的小型水庫進行網箱和圍欄養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