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2號)是世界水日。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簡稱“亞太經社會”)在曼谷舉行座談會,呼吁亞洲各國重視水資源保護,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
亞太經社會副執行秘書持田茂當天在座談會上表示,在亞太地區,目前仍有6.2億人口生活在缺水條件下,至少18億人口沒有衛生設施可用。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腹瀉導致8.5%的死亡,為世界最高,甚至高于非洲的7.7%。“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保障清潔水源,創造健康世界’引起我們所有人的共鳴。我們都需要水才能生存,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清潔的水才能獲得健康的生活。”
持田茂說,過去50多年的人類活動造成了空前的水源污染。而在亞洲,超過90%的城市污水或者直接排入水體,或者滲入地下。“污濁的河流,糟糕的地面水質,廖廖無幾的水處理中心,令人吃驚的公眾健康水平,尤其是那些貧苦百姓,這些都是忽略(污水處理)的副產品。這種忽視還減少了本來可以使用的清潔水源的絕對數量。在過去幾十年(亞洲)經濟高速發展、人口也不斷增加的這一背景下,投資污水處理領域,必將被視為像投資城市供水系統一樣有經濟價值、有利可圖。”
亞太經社會當天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區辦公室合辦“亞洲保障清潔水源的挑戰與趨勢”座談會。聯合國各駐泰機構代表、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官員以及國際組織的代表出席當天座談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