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委、省政府三年時間解決全省1200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的決策部署,去年以來,市水利部門牽頭,開工新建改建水廠66座,累計完成工程總投資3.1億元,幫助全市鄉村64萬群眾喝上衛生、安全的純凈水。
“多少年一直吃自家院子里的井水,燒開了下面白花花一片沉淀不說,因為雜質多,做飯又苦又咸還傷鍋,只能是將就吃,幾個月就要換一口鍋。”昨天上午,灌云縣伊山鎮官路口村50多歲的農民付維仁告訴筆者:“自從去年麥收后通上了自來水,一家人吃上了純凈水,還裝了老早就想裝的太陽能熱水器。”據介紹,現在老付所在的行政村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0%。
在離官路口村不遠的灌云縣云泰供水公司投資近千萬元新建的水廠里,筆者看到,從飲水水源地調入的河水,經過加藥、沉淀等嚴格的程序處理后,通過管道送到千家萬戶。公司負責人介紹:“水廠設計的日供水能力為5000噸/日,可以解決1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目前受益農村居民達到3萬多人。每戶一個月用水在5噸以下的只收8元錢,超過按1.6元/噸收取,群眾非常滿意。”截至目前,該縣完成投入8785萬元,徹底解決了19萬農村居民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因為歷史遺留和特殊地域等綜合因素帶來的氟超標、苦咸水和環境污染,到2008年,全市農村尚有135.95萬農村人口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市委、市政府自2008年起連續將之列為水利投資和民生工程的重要項目,分解指標,分步實施。經過努力,全市去年鋪設管道5179.13公里,超額完成年度工程投資目標任務,解決飲水不安全農村人口涉及面上40個鄉鎮387個行政村。今年將解決41.35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完成三年解決全市135.95萬人的飲水不安全目標。
為保證工程長久健康發揮作用,各地結合實際,積極探索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新模式,組建專門的國有供水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牽頭成立鄉村用水協會,配備各村專門的管水員,形成完善的組織網絡體系,有效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長受益”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