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水工業網 > 新聞 > 十二五能耗再降20% 廣州年底出臺操作方案

十二五能耗再降20% 廣州年底出臺操作方案

來源:經濟觀察報 發布時間:2010-11-2 瀏覽次數: 更多
 

         廣州近日正式發布《關于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指導意見 (2011-2015年)》(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三步走”步驟,即“一年開好局,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到2015年,單位GDP能耗將從目前的每萬元0.685噸降到0.54噸~0.56噸。

  廣州市確定的“十一五”能耗下降指標也是20%。為此,廣州提出,突出抓好產業、能源、建筑、交通、消費等領域的低碳化,推進低碳“十大”工程,并已梳理出30個項目。

  廣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對本報透露,操作性方案有機會在年底出臺。

  此前,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開展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了5省8市的低碳試點,廣東是其中之一。相關人士認為,廣州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起步早、一貫有領先精神,能期望其做出較好的探索。

  今年底或出操作性方案

  在廣州市市長萬慶良主持召開的市政府常務會議上討論并原則通過的《廣州市發展低碳經濟指導意見(2011-2015年)》,提出要以世界眼光、全球視野、戰略思維來謀劃發展低碳經濟,重點實施十大低碳經濟發展工程,推動綠色增長,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意見》提出打造十大工程。這十大工程,具體包括低碳產業促進、能源高效利用、低碳技術開發應用、碳匯產業發展、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提升、低碳交通出行、低碳園區示范、碳市場培育和創建低碳型消費模式等。

  廣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對本報透露,此前已梳理出30多個項目,現在交由各部門核實,做出行動性的方案。

  “爭取年底前做出一系列的方案來。”該負責人說道。

  該負責人表示,“《意見》提出的十大工程是帶有方向性的,已經很明確。”

  市發改委副主任陳浩鈿對本報強調,廣州發展低碳經濟是“快不得”和“慢不得”。廣州對這兩個方面的困難有相應的認識。

  “快不得,是因為低碳經濟的基礎不好,需要用統計核實相關數據,技術上也沒做到。”陳浩鈿說,“慢不得,是因為低碳經濟是全世界的潮流。”

  在低碳技術開發應用工程方面,《意見》提出,重點研究新一代生物燃料技術、二氧化碳捕集、運送、埋存和有效利用技術、智能電力系統開發和電力儲存、排放監控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技術的開發應用等等。同時,在新能源汽車、清潔汽車技術和汽車尾氣控制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等方面也將有所突破。

  同時,《意見》指出要通過培育市場機制來推進低碳經濟的發展,要建立國內有影響的碳交易市場,率先形成碳市場服務體系的目標。比如,積極探索節能量和節水量指標交易,試點開展以二氧化硫和水污染物為主的排污權交易,研究碳減排交易機制;探索發展碳金融,支持開展碳交易業務;積極推進林權交易,開展補償機制試點研究。

  轉變產業結構是難題

  根據氣候組織中國區總裁吳昌華的分析,中國低碳經濟的興起,一個前提是國際進程。“國際社會在推動發展低碳經濟這方面越來越務實,而且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同面臨著經濟和社會轉型的要務。”吳昌華說。而另一個前提則是中國在國際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全國五省八市的試點圖譜中,吳昌華認為,廣州的優勢在于其位于珠三角、改革開放30年的最前沿。

  “廣州一直有一種領頭羊精神,因此它的政治意愿強烈,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的定位也高。”吳昌華表示,可以期望廣州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也率先做出探索。

  中國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研究主任廖翠萍則表示,廣州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起步很早。2008年,廣州市政府頒布《廣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2008-2020)》,將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與轉變發展方式、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結合起來。

  而在今年7月,廣州頒布《廣州市綠色經濟發展規劃綱要》,開始向綠色經濟城市沖刺。《綱要》提出把廣州市建設成為宜居宜業的首善之都和全國率先實現碳排放零增長的城市。實現上述目標,廣州將打造兩大綠色發展、建設三大綠色經濟發展區、做大做強四大新能源和環保產業基地。

  《綱要》提出了“一網兩極三區四基地”的綠色經濟發展空間布局。

  據《綱要》主筆、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環境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曾云敏博士解釋,一網,是指構建森林碳匯生態網;兩極,是指打造以中新(廣州)知識城為核心的綠色經濟驅動極,打造以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的粵港澳綠色經濟發展引領極。《綱要》還提出了能源清潔化、節能減排、產業結構比例等需要達到的確切目標。

  吳昌華分析,發展低碳經濟主要需完成兩大課題:一個是城市的管理要低碳,這些國際上已經總結出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只要有政治意愿,可以設定理想的目標去完成。

  另外一個則是產業的課題。吳昌華認為,產業對于廣州來說更有挑戰性。“產業鏈和行業的出現,應該根據自身稟賦嫁接出新的東西。是不是一定要發展七大新興戰略型產業?廣州可以有自己的考慮。”吳昌華說。廣州目前兼有傳統的發展模式和新的發展模式,情況較為特殊。

  國家去年制定了目標,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標。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此前發布研究報告說,中國過去5年已成功減緩二氧化碳排放增長,但如果不采取新的努力,比如繼續提高能效、改變能源結構,中國只能將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37%。

  中國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研究主任廖翠萍表示,轉變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對于制造業大省廣東來說,任務更艱巨。

  激勵民間力量參與

  廣州目前還在研究設立碳中和基金。廣州產權交易所總裁李正希表示,當前碳中和基金的相關方案正在等待省里的審批。

  李正希對本報解釋,該碳中和基金將兼顧產業性和公益性。“既做到二氧化碳綜合補償,也承擔生態扶貧的功能。”李正希說。

  然而,李正希坦言,在國內基金的管制還放不開,公益慈善類的更是舉步維艱。他表示,希望經濟和社會建設方面,開放更多領域讓民間和第三組織來參與和推動。

  氣候組織中國區總裁吳昌華則對此表示樂觀。其透露,這些舉措國家都在研究當中,氣候組織有參與其中。

  據了解,目前國家在碳減排方面還沒有形成總量控制,減排指標體系也還沒建立;同時因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企業在減排方面也缺乏制度性的硬約束。“減排市場交易機制需要在國家定下盤子、在法律以后才能實行。”吳昌華說。

  對于發展低碳經濟,公認的瓶頸是技術和投融資。而隨著低碳經濟開始在中國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相關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意識到,更重要的是如何轉變政策方式,不是政府大包大攬,而是激勵市場和民間力量更多地參與進來。

  氣候組織中國區總裁吳昌華分析,技術和資金兩方面在中國的實際有其特點,這些困難需要通過針對性的政策加以化解。

  “在國際上來講,技術的眾多方案已經存在,現在最需要的是現存技術的整合。需要思考的是,為何有了技術,相關產業還是沒以我們期待的規模和速度來發展,政策的問題出在哪里?”吳昌華提醒。

  而在投融資方面,吳昌華則提出,理想狀態是公共資源能最大化地撬動民間資本和市場資本流向我們希望的領域。

  “國際的經驗和教訓未必就適合中國,中國應該根據自身的發展階段、發展特點和需求來選擇發展路徑。”吳昌華說。

 




相關新聞信息

暫無評論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

本周熱門新聞

本月熱門新聞

查看中國水工業所有信息     行業新聞 - 市場動態 - 企業動態 - 廠商 - 產品 - 招標 - 論文 - 案例 - 方案 - 圖紙 - 軟件 - 課件 - 政策法規 - 標準規范 - 市場研究 - 會展 - 招聘 - 圖書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一区二区明星换脸| 黑白禁区高清免费观看全集电视剧| 特级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www| 无遮挡很爽很污很黄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剧情原创麻豆国产| 免费大片在线观看网站| 丰满老熟好大bbb|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视频免费看 |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小受bl灌满白浊夹多人4p| 国产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2018天天操天天干| 欧美三级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eeuss草民免费| 波多野结衣伦理片|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又硬又粗又长又爽免费看|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精品中|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电影网址|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久久国产香蕉视频| 精品视频在线看| 性xxxxx大片免费视频| 冈本视频老版app下载安装进入口|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真实子伦视频不卡|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果冻传媒国产电影免费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潮流水|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谷雨生的视频vk| 成黄色激情视频网站| 制服丝袜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