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寧夏段水質均達三類良好提前完成規劃目標
1月13日,環保部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黃河寧夏段6個斷面全部達到三類良好水質,其中二類優水質斷面占33.3%,三類良好水質斷面占66.7%。主要污染指標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同比下降9.2%和10.9%,于去年底提前完成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及《黃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確定的2010年規劃目標。 為了提升黃河水質級別,自治區環保廳以飲水安全和重點流域治理為重點,加強水污染防治。在全區開展了飲用水源地調查評估、保護區規劃編制,使全區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自治區環境監測站加大對造紙、化工、釀造、制藥等重點行業的監察頻次,每月在黃河中衛下河沿、青銅峽葉盛大橋等6個斷面監測黃河水質。全區100%國控重點廢水排放企業、城市污水處理廠安裝了在線監控設備。過去的黃河污染大戶、氨氮排放量占全區50%的石嘴山日盛化工廠,通過安裝廢水治理設施,氨氮排放量從5000多噸減少至44噸,有效降低了黃河污染濃度。 自治區切實落實工程減排,大力實施以造紙企業堿回收和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為重點的減排工程。去年年底,全區城市污水處理率超過70%,提前實現“十一五”目標。積極推進結構減排,圍繞打造“黃河金岸”,全面推進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對銀川永二干溝、二排溝、石嘴山第三排水溝、吳忠南干溝、中衛第四排水溝、固原清水河等主要排水溝和水系進行綜合治理,使清水河、葫蘆河及四二干溝、銀新干溝、靈武東溝水質均有明顯好轉。石嘴山市督促污染黃河水質的氨氮排放大戶建設了治污設施,使全區氨氮排放總量得到大幅度下降。固原市重拳整治馬鈴薯淀粉企業廢水,截至目前,全區共關停馬鈴薯淀粉企業1700余家、淘汰關閉造紙企業60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