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的西流湖,可以泛舟、游泳。 晚報記者 張翼飛 圖(資料圖片)

2009年的西流湖,湖水幾乎干涸,兩只白鷺艱難覓食。 晚報記者 王銀廷 實習生 白潔 圖 (資料圖片)
北 未來西流湖公園
被譽為鄭州“大水缸”的西流湖一直備受污染,牽動著市民的神經。昨日,記者從市自來水總公司了解到,今年9月底,“鄭州市南部生態用水河道輸水工程”完工,整個生態水系工程將全線貫通,該工程將把黃河水直接輸送至柿園水廠,西流湖不再作為備用水源。據了解,今年9月份,西流湖公園將開工改建,打造成市民又一休閑游玩去處。
西流湖記憶
西流湖曾為鄭州西區人民提供可飲用水的水源,也是人們在夏天避暑乘涼的好去處,在很多市民的記憶中,它曾經波光瀲滟,明媚而靚麗。如今西流湖飽受污染,湖水也不再清亮。
生態水系工程貫通后,西流湖不再當“大水缸”
2007年12月14日,鄭州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鄭州市生態水系規劃》,北引黃河水,南調長江水,保護地下水,開發再生水,建成生態水系。本次規劃區域面積1010平方公里,重點治理10條河流、12座水庫、3個湖泊(西流湖、祭城調蓄池—龍湖、圃田調蓄池—龍子湖),完成花園口引黃供水灌溉補源工程,須水河、潮河治理工程及東風渠生態治理改造工程,將于今年9月底完工。
“建成后,西流湖不再作為備用水源地”,昨日,鄭州市市政工程勘測設計院給水分院副院長王巖介紹,作為城市生態水系建設一部分的“鄭州市南部生態用水河道輸水工程”也將于9月底完工,屆時邙山干渠的黃河水將直接輸送到柿園水廠河下泵站。現在,市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正在西流湖湖底鋪設管道,在9月底,西流湖作為備用水源地將正式終結。
據了解,尖崗水庫一直是柿園水廠的備用水源,由于管道口徑限制,應急時僅能輸送柿園水廠所需水量的1/4,其余用水必須通過賈魯河道放入西流湖,再通過水泵進入柿園水廠。
西流湖綜合治理方案已拿出,改變污染現狀
放眼一望,滿眼的生活垃圾,湖水變成了深黑色。昨日,記者在柿園水廠內看到,作為備用水源地的西流湖已經面目全非。
誰污染了西流湖?據王巖介紹,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生活工業污水:目前在尖崗、常莊水庫至西流湖的河道區域內,沿途村莊、小工廠有18個排污點,每天不間斷向河道內排放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導致河床底泥受到污染,自凈能力喪失,長期處于厭氧狀態,生態系統被破壞。
建筑垃圾圍堵賈魯河:使得河道越變越窄,一旦后備水源通過河道放水,將直接影響過水量。若應急啟動西流湖備用水源時,從兩個水庫到西流湖,必須經過,而這段卻是目前污染最嚴重的一段明渠,導致最初3天至5天由此水生產出的自來水帶有異味兒。
中原區環保局副局長牛振軍介紹,因為導致西流湖污染的污染源較為復雜,有的排污管極為隱蔽,治理過后又回潮,而且治污阻力也大。“我們前不久制訂出西流湖綜合治理方案,已報請政府部門,治好西流湖污染。”另據了解,西流湖的水質已低于生活飲用水的最低標準。
開建公園后,引進黃河水西流湖水質將會改善
“要是不作為備用水源,可以在湖內放游船了。”昨日下午,西流湖管理處負責人徐紅宇介紹,他們目前還沒接到西流湖不再作為水源地的官方通知,此前對該湖是否作為水源地,一直沒有定論,若確定不再作為水源地,他們將可以在西流湖內放游船。在今年9月底,將開始建設西流湖公園,范圍為化工路至隴海鐵路、西三環至邙山輸水干渠。
西流湖建公園,會不會讓西流湖的污染雪上加霜?徐紅宇說,在建設西流湖公園時,將對周邊環境進行改造,有利于改善西流湖的水質,治理污染。市水利局宣傳處副主任李軍也介紹,在生態水系建成后,一部分黃河水進入西流湖,也會改善西流湖的水質,但還是需要相關部門做好防治污染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