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網·晚報推薦】(記者 姚麗萍)目前,上海有大大小小飲用水水源地約80個,其中,黃浦江上游飲用水水源、青草沙飲用水水源、陳行水庫飲用水水源、崇明東風西沙飲用水水源四個水 源地將依法列為重點保護對象。記者日前從《上海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草案)》立法研討會獲悉,本市將依法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生態補償制度。
據市人大城建環保委主任委員甘忠澤介紹,上海將建立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實施嚴格的管理措施,必然會限制保護區內的生產、生活活動,必然會影響水源地附近區域的經濟 社會發展,上海市政府正在抓緊研究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方式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生態補償制度。
為此,條例草案明確規定:本市將依法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生態補償制度。不僅將飲用水水源生態補償資金納入市和區、縣財政轉移支付范圍,而且,立法同時要求市發改委會同 市財政、環保、水務等管理部門提出飲用水水源保護生態補償財政轉移支付的具體辦法,報市政府批準后執行。這將為落實飲用水水源保護制度提供保障。
此外,立法還將確立飲用水水源污染事故應急管理制度。近年來,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事件逐漸增加,尤其是污染飲用水水源、影響公眾飲水安全的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因此,如 何應對飲用水水源環境污染突發性事件,完善應急預警機制,也是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重要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