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婺源“生態明珠”月亮灣,打出“綠色旅游”牌,備受游客青睞。
王國紅攝
國際金融危機為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提供了歷史機遇,中國綠色產業也迎來了發展新契機。
萬綠叢中一點紅
盡管從去年開始蔓延的金融危機影響了眾多行業,綠色產業卻以其安全、環保、低碳的特點創下了不菲的業績。尤其是綠色食品、綠色能源等行業備受關注,成為產業新亮點。
2008年,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國內銷售額達到2772億元,出口額達到24.8億美元。
廢舊物資的回收加工作為資源循環利用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在近年持續走俏升溫。據統計,2008年1-10月份,中國廢舊物資回收加工行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7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左右。至此,廢舊物資回收加工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增長幅度已連續4年超過30%。
此外,綠色建材、綠色電器和綠色能源等行業也借助國家節能減排的東風實現了較大的突破。以風電行業為例,2008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超過60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突破1200萬千瓦,占全球新增市場份額的28%,僅次于美國,名列全球第二位。
政策引導前景好
為了配合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在國家的4萬億元投資當中,有3500億元的資金將被用于生態環境保護。此前,國家環保部門已先后推出了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證券和綠色貿易等多項政策來限制“兩高一資”項目的上馬。據環保部副部長潘岳在兩會期間透露的消息,國家還將進一步采取綠色稅收的措施,讓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付出相應的代價。與此同時,財政部也出臺了對CDM項目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以引導企業走上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隨著綠色消費方式的興起,服務行業也開始日益重視“綠色名片”的打造。在餐飲行業,國家六部委聯合發布了“綠色飯店”國家標準,將于今年在全行業深入貫徹實施,力爭到2012年在全國范圍內創建1萬家“綠色飯店”,全行業節水、節電20%,減排二氧化碳4.5萬噸。
國家旅游局也在去年11月份發文要求各地大力倡導資源節約型旅游經營方式,把旅游業建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為此,國家旅游局決定將今年全國主題旅游年確定為“中國生態旅游年”,主題口號為“走進綠色旅游、感受生態文明”。
公眾認知不可少
“盡管綠色食品現在喊得很響,但是幾乎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識別什么是綠色食品。”綠色蔬菜種植者唐彥華說。他表示,下一步將會邀請一些消費者走進自己的有機蔬菜種植基地,教他們如何區別普通蔬菜和有機蔬菜。
“我們要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做好綠色產業的規劃,否則結果就有可能適得其反。”國家“973計劃”大規模非并網風電項目首席科學家顧為東強調。他舉了一個例子,由于人們普遍認為太陽能是一種綠色能源,所以許多地方都在生產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一噸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需要耗掉25萬千瓦時的電,并且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四氯化硅目前還無法處理,二三十年之后它將成為中國一大環境難題。再加上我國生產的98%的多晶硅太陽能電池都用于出口,表面上是在促進綠色能源的利用,實際上是對我國環境資源的一種巨大耗竭。”
“在綠色產業迎來發展歷史契機的時候,更需要讓社會公眾充分了解什么才是綠色產業,怎樣才能更好地發展綠色產業。”中國綠色產業協會的一位負責人這樣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