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日前進行了首場排污權交易拍賣會。當天的拍賣會上,杭州19家企業花了2980萬元,買下了1095噸二氧化硫排放指標和180噸化學需氧量排放指標。
杭州市排污權交易工作起步較早,2006年 9月1日,杭州市印發了《杭州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杭州市人大常委會頒布了《杭州市污染物排放許可條例》。隨后,杭州市成立了排污權交易領導小組,落實了相關管理部門和政府的職責,設立了交易專項賬戶。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杭州市加快了制訂交易實施細則、總量排污價格、交易平臺建設等工作,開展了實質性的排污權交易拍賣。
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到底身價多少?杭州市環保局、杭州市物價局經過測算,分別定出了目前市場參考價:二氧化硫每噸兩萬元。化學需氧量由于行業不同,所排廢水污染物成分不同,處理成本有高低,因此分為4個檔次,最低每噸兩萬元,最高每噸8萬元。
在當天的拍賣會上,杭州市杭聯熱電有限公司一下子就購買了302噸二氧化硫排放指標,共花了604萬元。
據介紹,杭聯熱電的第三期工程在環評中,評估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為2600多噸,他們分配到了2300多噸的排放指標,缺口還有300多噸。因此,他們積極參與排污權交易拍賣,并一口氣買了302 噸。這家公司認為,604萬元對于企業來說,雖然不是一筆小數目,但物有所值。企業正在大刀闊斧地對鍋爐設備進行脫硫改造,爭取讓鍋爐的脫硫率從原來的 70%提升到90%,這樣排放的污染物將比現在大大減少。他們現在買下的排放指標,可能會有一定的余量,根據現在節能減排的形勢,以后排污指標會越來越稀缺,這些多出來的指標還可以再次進行交易。
在化學需氧量交易拍賣中,杭州笑雪服飾有限公司因企業發展需要,以每噸6萬元的價格,購買了50噸化學需氧量排放指標,總共支出300萬元。拍賣會當日,19家企業花了2980萬元,買下了 1095噸二氧化硫排放指標和180噸化學需氧量排放指標,其中包括熱電、化工企業、釀造企業和印染企業。
杭州市環保局表示,企業并不是付了錢就可以隨便購買、隨便排污。企業有花錢買排污的權利,但并不是企業想花多少錢就能買到多少的排污量。企業最高能買多少排放指標都要經過嚴格審核,總排污量多少是建立在對環境容量科學評估的基礎上,而可轉讓的排污權是以總量控制和濃度控制為前提的。就算一個排污大戶有能力買下所有的排污配額,這些配額的總量排放濃度都必須在限額之內。
同時,企業多余排污權不能隨意轉讓,企業要轉讓多余排污權時,也并不是想轉給誰就轉給誰。排污權交易的前提是根據區域環境容量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必須要保障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要求。杭州排污權交易僅適用于杭州行政區域內,區域外企業不得向杭州企業轉讓排污配額。同時,排污權交易成立后,交易雙方必須保證交易后污染物的穩定達標排放,不得超標排放。杭州市環保局有關人員說,這樣可避免出現污染從環境質量差的地區向環境質量好的地區轉移等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