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西水東調”工程全線運行
記者昨日從廈門水務集團獲悉,廈門東部原水輸送工程(俗稱“西水東調”工程)近日全線通水運行。這條26.8公里的管道橫跨近3公里的廈門東部海域,跨海管道無論是口徑還是長度,都創下了國內之最。
廈門東部原水輸送工程總投資約1.8億元人民幣,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擴建集美大池,新建一座取水泵站,設計規模為12萬噸/日,原水輸送管道由集美大池取水泵站引出,沿廈漳泉高速路向北,沿環東海域旅游大道向北鋪設,最后進入翔安區凈水廠,管道約長26.8公里,管徑1200毫米。
隨著廈門城市的擴展,東部同安區、翔安區的供水問題日益突出,為從戰略高度提高廈門城市整體供水系統的安全性,廈門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廈門東部原水輸送工程。該工程于2006年9月12日動工,2008年3月竣工且調試完畢。
“西水東調”工程不僅為廈門東部地區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更提升了廈門的供水安全性。該工程通水后,九龍江、坂頭水庫、汀溪水庫都將成為翔安水廠的原水供應水源,保證了翔安的用水量和用水安全,更使廈門的原水供應實現四通八達,東西部可以互相救濟。未來翔安隧道通了,“西水東調”的水通到翔安后,也可以再通過翔安隧道過海,折回頭來反哺島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