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2月23-25日,全國污染防治工作現場會議在上海召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出席會議并講話。張力軍表示,我國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環境污染惡化趨勢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十一五”以來,全國地表水水質總體穩定,部分流域呈逐年好轉趨勢,高錳酸鹽指數年平均濃度值下降20.8%。七大水系國家監控斷面中,Ⅰ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14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下降5.2個百分點。全國近岸海域一、二類水質比例上升2.8個百分點。
全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穩定,呈現好轉趨勢,其中全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增加5.8個百分點。全國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值下降15.8%,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值降低11%,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值降低2.8%。酸雨發生面積和影響范圍基本穩定。各類功能區噪聲達標率穩中有升。
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環保能力建設力度不斷加大。2005年以來,全國城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提高6個百分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高近8個百分點,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提高35個百分點。
“要根據城市自身特點和發展水平制定環境保護戰略。”張力軍指出,要創新城市環境考核思路和工作方法,加快考核指標的修訂工作,將水、氣、噪聲、固廢等工作綜合納入考核范疇,將城市總體規劃中對環境的要求和環境保護規劃的執行情況納入考核體系。
此外,要加大機動車污染控制力度。繼續發布達到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的新生產機動車型和發動機型公告;加大對機動車環保生產一致性檢查力度,將其納入日常環境執法的范疇;按照新發布的《聲環境質量標準》,在2010年前完成全國城市環境噪聲功能區劃。
在講到今后一段時期污染防治工作任務時張力軍副部長強調,要將全面改善環境質量作為污染防治的根本任務,將以防為主防治結合作為污染防治的根本方針,將全面推進重點突破作為污染防治的根本方法,將減少污染物產生作為污染防治的根本途徑,將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和信息公開等措施作為污染防治的根本手段。今后兩年要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繼續毫不松懈地抓好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工作,著力解決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環保重點城市每年要對轄區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進行一次水質全分析,分析評估結果報請經國務院同意后向全社會公布;二要加快推進重點流域海域污染防治規劃的實施,組織對重點流域各省級人民政府規劃執行情況進行考核評估,向全國通報,并作為資金下達、項目審批、干部任用、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三要建立區域聯防新機制,全面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三大地區實施特殊的環境政策和標準,要確保亞運會和世博會的空氣質量達標;四要努力構建工業污染預防新體系,研究建立產污強度指標體系,并以此作為環境準入條件,繼續完善上市公司環保核查相關規定,建立上市公司環境行為信息披露制度,將實施清潔生產作為管理減排的重要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實施清潔生產后的減排量,應在核實基礎上予以確認;五是全國所有城市到2010年都要納入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范圍,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要建立能上能下機制;六要扎實推進固體廢物和化學品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落實國家和省級固體廢物管理中心能力建設規劃,完善電子廢物回收體系,規范電子廢物拆解利用行業,積極推進污水處理廠污泥和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無害處理處置,加強危險廢物全過程管理,切實防止形成二次污染。七要積極謀劃“十二五”污染防治工作;八要進一步完善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規體系,建立健全有利于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