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言論》在2月16日轉載了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利亮時的評論《善用水資源》,引述世界經濟論壇不久前發表的新報告,指世界接下來的20年內將陷入“水資源破產”的窘境,人類未來的生存面對頗大的危機。文章在論述了多年來新加坡善用水資源取得的偉大成就時,指出應以新加坡為師,解決馬來西亞水資源不足問題。由此,使我想到李光耀資政對于開發水資源的遠見卓識。
新加坡今日能科學地解決水資源問題,相信李資政應居首功。
去年6月26日《聯合早報》一則題為《李資政:從建國第一天起,水政策就放首位》的新聞報道說,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水源獎頒獎禮上,李資政透露,為了預防水源被切斷,新加坡獨立后立即成立一個跨部門單位,以確保所有政策都優先考慮對水源的影響。他說,“在生命水面前,其他政策都得下跪。”為此,政府致力于增加水源,如擴大集水區,增辟蓄水池和清理河道,注意收集、使用每一滴落在新加坡的雨水。并通過海水淡化、污水凈化等,獲得取之不盡的水源。
在2002年國慶慶典上,全場6萬多人起立扭開瓶蓋,大口喝下新生水。資政的良苦用心和骨氣,大大振奮了國人的信心和勇氣。如今,新加坡政府仍在世界上積極推廣自李資政執政至今,新加坡的水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經驗,包括最新的建立海水淡化廠等,為世界進步與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我認為,新加坡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做法與經驗,具有全球性的指導意義,值得許多其他國家學習與借鑒,以便盡快解決世界性的水資源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