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來,河池龍灘水電站內的河水以每秒約850立方米的流速瀉下,奔騰1000公里后,這些河水將成為“鎮壓”珠三角咸潮的主力軍。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當河海交匯處淡水河流量不足時海水倒灌,造成上游河道水體變咸,形成咸潮。珠三角地區是我國咸潮最嚴重的地區,已連續6年遭遇嚴重咸潮襲擊。
調水以淡壓咸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應急辦法。在國家防總和珠江水利委員會的指揮下,河池境內的紅水河電站成了壓咸補淡的主力。自2005年來,位于河池境內的龍灘、巖灘、大化、百龍灘等4大電站,每年都加大枯水期放水流量,壓制珠江入海口海水倒灌形成的咸潮。
“河池境內四大電站,壓咸補淡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為珠三角地區作出的貢獻也是不可估量的。”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防汛辦副主任何治波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