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月11日,下同),記者從泉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近期全市已累計投入抗旱資金797.86萬元,同時投入大量人力、設施,用于日常抗旱工作。目前,泉州各地已陸續制訂出臺抗旱供配水機制,優先保障群眾生活和重點企業生產用水。
截至10月19日,洛江、泉港、晉江、南安、石獅和惠安等沿海6個縣(市、區)受旱農作物面積累計達25.302萬畝,因旱飲水困難1.45萬人。全市投入抗旱人數23.29萬人,解決抗旱澆灌面積8.9萬畝,解決臨時飲水困難1.1萬人。
【現場】井水干涸半年來挑水喝
去年3月,鯉城區金龍街道龍嶺社區,居民們交了自來水安裝費后,眼巴巴地望著村里的水井一次次地干涸,可自來水一直沒通。特別是進入10月以來,村里的60多口井幾乎都已干涸,要喝水只能去遠處挑。
“挑水喝的日子,到底何時才是個頭?”居民們想不通,他們最早聽說,今年5月1日自來水就要通了,后來又聽說“十一”要通,拖來拖去自來水就是沒來,可害苦了他們。
昨日下午,記者在龍嶺社區看到,相隔沒多遠都可以看見一口水井。仔細一看,一些水井已干涸見底,剩下的水深不到30厘米,而且十分渾濁。更有甚者,其中有一口井,井深僅3米多,井內就有7根水管。村民蔡先生說,“這代表著,這口井有7戶人家在用”。
洗鍋時一次只用一勺水
在龍嶺社區的一家農家餐館內,老板康先生正忙著煮醋豬蹄,飯菜倒進盤子后,他涮鍋時,都怕浪費一點點水——剛煮完豬蹄的鍋有些油膩,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從旁邊的蓄水桶舀出一勺水,倒上洗潔精把油漬去除,而后再舀一小勺水將洗潔精涮掉。
在這家餐館,記者擰開水龍頭一看,發現了一股細流。康先生為何不用水龍頭里的水?“這水是從山上接過來的,是用來沖廁的,平常可不敢喝。”
自家的水井干涸后,這樣的日子,康先生已過了一個多月,“我家的井大約有8米深,可還是抵不住干旱啊。”康先生說,現在他每天都要花上好幾個小時,去100米以外一口深20多米的深水井挑水,差不多一天要儲備30桶水。他說,村里現在只剩下三四口深水井還沒干,“這還得省著點用,還不知道這些井可以撐多久。至于洗衣服,那只能去附近的溪邊了”。
【措施】最遲一個月可通自來水
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底,龍嶺社區的水井就開始干涸,居民缺水喝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我們也很無奈啊,也希望早點通上自來水。”昨天,龍嶺社區書記王家桂見到記者時,感慨萬分。
王書記介紹,龍嶺社區通自來水工程,被列入2008年鯉城區為民辦實事項目,總投資要280萬元。但因該泵站位于泉三高速公路紅線范圍內,一直沒辦法完工。有關部門也多次召開協調會,預計再過半個月,最遲一個月,居民就能喝上自來水。
節水小貼士
您平時刷牙是怎樣用水的?在抗旱的節骨眼上,刷牙節約用水,既可以為城市節水,又可以為您省錢,何樂而不為?據了解,刷牙時不間斷放水30秒,用水總量約6升。但如果堅持用口杯接水,每人每次刷牙用3口杯水,用水大約只要0.6升。三口之家每日刷牙兩次,每月可節水400多升,也是一筆頗為可觀的花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