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部和環境保護部共同簽署海河流域級、漳衛南子流域數據共享協議
中國水利網站10月16日訊(記者 李建章 邵自平) 10月16日,由水利部、環境保護部和世界銀行共同舉辦的2009年GEF海河流域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管理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研討會旨在向國際社會和國內有關方面充分展示我國政府利用全球環境基金贈款開展海河流域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管理理念,以及項目實施所取得的戰略性技術成果。水利部、環境保護部和世界銀行的有關領導到會并致辭。
在研討會開幕式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水利部水資源司副司長于琪洋、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Ede Ijjasz等介紹了中國水環境與水資源領域新的治理認識與管理理念,以及開展GEF海河項目的戰略意義。據了解,GEF海河流域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管理項目是水利部與環保部首次利用全球環境基金共同開展的水資源領域的綜合管理研究與示范項目。自2004年項目實施以來,在世界銀行的技術援助和財政部的指導下,項目實施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8項戰略研究提交了送審稿;2個流域和子流域的戰略行動計劃提交了征求意見稿;17個項目縣(市、區)級的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管理規劃中有10個已經完成;各級知識管理系統和遙感ET管理系統開發均進入驗收階段,即將投入使用。
GEF海河項目引進了全新的管理工具、技術手段和先進技術。建立海河流域遙感監測ET系統中心,開發和運用知識管理系統,以及開發應用于不同層次的水資源管理工具,極大地提高了海河流域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通過項目的實施,開展了廣泛的宣傳和大量的技術培訓,增強了公眾的節水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為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和技術力量。GEF海河項目取得的成效,不僅對于促進解決海河流域水資源問題,改善渤海水環境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我國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管理將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典型的示范。
此次研討會為期兩天。研討會上,水利部和環境保護部還共同簽署了海河流域級、漳衛南子流域數據共享協議。來自國內外170多位專家、學者以及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和各項目承擔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背景:GEF海河流域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管理項目
渤海是世界上具有重要生態意義并受到嚴重威脅的水體之一,它為中國、韓國、朝鮮提供了重要的漁業資源,具有全球性意義。海河流域是匯入渤海的重要流域之一,流域內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8個省(直轄市),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所在地和經濟發達地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海河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污水排放缺乏有效控制,目前流域存在著地下水嚴重超采,水體污染,濕地萎縮,河口淤積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在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和世界銀行的支持下,獲得了由全球環境基金(GEF)贈款資助的“海河流域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管理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3332萬美元,其中GEF贈款1700萬美元,國內配套資金1632萬美元。項目執行期為2004-2010年。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09年10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