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水務產業”,一是強調其涵蓋的產業內容廣泛,二是強調其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它不僅包括四大傳統的水資源產業,而且包括四大新型的水資源產業。
四大傳統的水資源產業包括:城鄉供水、給水、排水、工業用水、居民用水、居民飲水、污水處理產業;農業灌溉、防洪、防旱、跨流域供水產業;節水、護水、修復生態、水循環經濟產業;水電、水運、水產、水設備設施及水科技教育產業。傳統水務產業在中國仍有做大做強的發展空間。首先,中國是世界上水資源最緊缺的國家之一,又正處于工業化進程的中期,城市化和經濟發展要求城市供水行業必須保持穩定增長,污水處理投資需求旺盛。據估算到2010年僅在城市水務上的總投資需求就將超過1萬億元。其次,中國水旱、洪澇災害頻繁,為發展農業灌溉事業、抗洪救災及跨流域供水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第三,國家提出“十一五”期間萬元GDP用水量由370立方米降低到300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180立方米降低至120立方米,為推動節水產業、節水技術和水循環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第四,水產業是一種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綠色資源產業,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電、水運等產業的需求將日益旺盛,存在巨大的潛在市場。
四大新型的水資源產業是指:水資源金融產業,如水銀行、水股票、水期貨、水交所、水基金等;為水產業服務的現代服務業,如水資源的多種中介、網站、評估、咨詢機構;新型的融合高新技術革命的“功能水”產業;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海水淡化、固態水(南北極)、大氣水的利用及其關聯產業。未來,隨著引入市場機制和企業化產業化運作方式,在水資源實現資產化和資本化的基礎上,特別是金融、資本等市場手段全面引入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領域,新型的水資源產業,如水資源金融產業、為水產業服務的現代服務業、“功能水”產業以及多種形態水的開發利用產業的發展空間將會無比廣闊。
大水務產業將是未來水產業發展的趨勢。然而,當前水務產業發展中尚存在一些制度障礙。為發展大水務產業,就必須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進行制度創新,推動水務產業市場化。
1、水市場交易制度創新。建立水市場,實行水權流轉是實現水資源高效和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水市場交易對象包括節約下來的用水權、排污權。一般認為,水務或水利產業具有公益性,如防洪、抗旱、灌溉、節水等,難以實現市場化運營。實際上,即便是純公共品如防洪、抗旱,也可委托給保險公司組建專業防洪、抗旱隊伍,實現節約開支、提高效率的目標;對于農田灌溉而言,將灌溉任務委托給節水灌溉公司,由灌溉公司提供專業服務,節約的水量通過市場化交易,雙方分成,同樣能夠達到共贏、增效的目的。
2、水價規制及形成機制創新。水價是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水務產業,價格的制定需同時實現三維目標:促進社會公平、提高生產效率及保護企業發展潛力。政府對價格的規制須調節好這三個方面的關系。為此,應建立規范化、程序化的定價機制。建立水務企業運行的績效標準,為成本核算提供科學依據,盡快引入標尺競爭定價體系,以經營成本較低的企業為基數建立標尺體系,再根據企業環境差異適當調整,進而決定價格,并健全價格聽證制度和經濟補貼制度。
3、水務資產管理體制創新。水務產業資產通常屬于基礎設施,多數為非贏利性資產。在水務改革中,政府要專門出臺針對非贏利性資產的管理辦法,建立非贏利性資產管理體制,對管網等非贏利性資產按凈資產核定轉讓價格。
4、水務產業監管體制創新。水務產業以特許經營為主導的市場化改革,要求地方市政管理部門由“行業管理”向“市場監管”轉變。水務產業具有普遍服務性特征,與公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需求彈性很小,這決定了該行業應將公益性目標擺到重要位置。特許經營是通過經濟協議委托企業協助政府為社會提供公共物品或“準”公共物品,本身并不能完全取代政府責任。特許經營企業與政府共同作為監管對象,應接受水資源利用監督、水質監督及成本、價格監督。
5、水務產業投融資制度創新。為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水務產業,國家應采取金融手段,如貸款貼息、低息貸款,或發行股票、水業企業債券等,使國家信貸資金向水源工程、管網工程、污水處理設施、節水改造企業等兼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經營性項目傾斜。當前,傳統的依賴國債、存量資本處置、吸引社會資本的融資策略已面臨瓶頸,當務之急是發起建立產業投資基金尤其是專門投資于水務產業的基礎設施基金,對具有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的水務企業進行長期股權投資,進一步加速城市水業的服務業轉型。還可以變政策性資金為政策性融資,形成的資產與社會資本合營。稅收優惠、財政補貼是國際上水務產業發展中的通行做法,經濟合作組織(OECD)很多成員國通過各種稅收優惠扶持水務企業的發展,如減免營業稅、增值稅、污水稅、水資源稅等。
總之,只要堅持水務產業市場化的方向,建立真正的水市場,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讓各類水業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并加強對該產業的引導、扶持和監管,定會出現大資本競相流向水產業的景象。未來水資源比石油還緊缺、還重要,發展空間更大。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水務產業將會成為與石油、電力產業同等規模甚至更大的產業,長期兼并重組后,產業內也將出現與中石油、國家電力齊名的“中水集團”,中國的水安全、水清潔也將因此得到保障。
時間:2008-08-04 15:19
來源: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