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國際水資源管理協會(International Water Management Institute,下稱IWMI)公布一份關于城市農業水資源利用情況的報告。該報告稱,通過調查53個城市的農業用水情況,發現約80%的城市使用未經過處理,或處理不完全的污水進行農業灌溉。
“在農業生產中使用污水灌溉并不僅僅發生在少數貧窮國家,”該報告的主要作者,IWMI研究員莎莉(Liqa Raschid-Sally)說,“這種現象在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越南等國家以及撒哈拉和拉丁美洲地區非常普遍。”
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的第三方評估,此項始于2005年1月的調查發現,污水通常被用于蔬菜和谷物(特別是水稻)的灌溉。因此,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生食蔬菜時,IWMI擔心,這種普遍的現象,將會嚴重危害農產品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矛盾的是,污水灌溉也的確給城市中的貧窮人口帶來了明顯的好處。該報告認為,在城市中進行農業生產的農民,通常難以承受干凈農業用水所需花費的高成本。成本低廉的污水灌溉,使得很多窮人,特別是婦女和農村新移民得以生存下去。并且,大批低收入人群也依賴著這些低廉的農產品。因此,污水灌溉和農業用水成本偏高,成為發展中國家難以權衡的難題之一。
據該報告介紹,加納共和國的首都阿克拉每天消費的20萬噸蔬菜,全部來自于城市中僅有的100公頃農業用地。這些蔬菜無一例外使用污水灌溉。“污水灌溉在幫助一部分農業生產者的同時,又直接傷害了另一群農產品消費者,這令人意識到污水灌溉在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嚴峻問題,” 莎莉強調。
在發展中國家里,由于缺乏足夠高效的運輸工具用以運輸易腐壞的蔬菜等農產品,因此,很多經濟水平偏低的城市雖已意識到污水灌溉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仍然無法回避這個難題。加上全球水資源面臨日益缺乏的困境,城市中的農民也難以找到另一個可靠有效的代替方式。
同時,該報告顯示53個城市的消費者會盡量選擇未受污染的農產品。但遺憾得是,大部分時間他們并沒有知情權,也缺乏足夠的渠道去判斷農產品是否由污水灌溉。
目前,已有少量的發展中國家為污水灌溉制訂了嚴格的標準和政策。但是,IWMI的這份報告認為,當污水灌溉被大面積使用在農業生產中時,這些標準和政策在嚴峻的社會現實面前,顯得軟弱無力和脫離實際。并且,倘若嚴格遵守用水標準,不僅不會得到良好的實施,反而會傷害那些依賴于低廉農產品的農民和消費者。因此,這些國家通常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
不過,該報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MO)所制訂的標準,提出了既安全又低成本的解決方法,例如建議農民使用以水滴形式向土壤供水,滿足農作物用水需求的滴灌法,以及倡導消費者正確清洗食物。
此外,該報告還介紹了一些零成本、簡單易行但能大幅度降低農產品污染的創新方式。例如在印度尼西亞等國,農民通過將灌溉污水貯存在池塘來達到污染物和蟲卵沉淀的目的。IWMI認為,這類措施通常能夠大幅度減少病菌污染,保證農產品的安全。
時間:2008-08-19 09:01 財經 記者 張瑞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