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全新的《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正式開始實施。面對這樣一個被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是制藥企業新“緊箍咒”的政策,東北制藥(000597,股吧)、麗珠集團(000513,股吧)等一些醫藥上市公司們不僅表示對自己沒有影響,而且還為新標準的出臺而大聲叫好。
事情要從去年年底說起,當時,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來到太湖沿岸的一座城市,因為這家上市公司參股的一家小型制藥企業被列入了環保不達標的關停名單。隨著太湖藍藻的大爆發,當地政府開始實施非常嚴格的環保標準。
今年8月1日開始實施的《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比去年年底時提出的征求意見稿嚴格了許多,新《標準》包含6大類,眾多制藥類企業面臨更加嚴格的環保標準挑戰。正式標準的主要變動在于,發酵類和化學合成類新建企業污水排放的化學需氧量(COD)標準由征求意見稿中的150毫克/升調整為120毫克/升;而現有企業也必須在2010年7月1日開始實施上述標準,寬限期由原來的3年改為了2年。
環保標準愈加嚴格
針對《標準》比征求意見稿更為嚴格的說法,國家環保部科技標準司標準處周鳳保處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在征求意見的時候,曾經想把發酵類和化學合成類企業的COD標準定在一類水標準,就是100毫克/升的水平,但是一些相關企業和協會表示達到這個標準有實際困難,所以最終的標準是120毫克/升,但這已經高于了二類水標準。另外,對于把寬限期由3年改為2年,相關企業和協會認為從技術上說2年已經夠了,所以最終的時間是2年。”
作為此次《標準》制訂的牽頭單位和主要負責人,河北省環科院污染控制與預防研究所所長邢書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征求意見的時候,我們征求了環保部、各級環保局、相關行業協會和眾多企業的意見。根據這些意見,我們最終對標準的內容做出了調整。每一大類我們大概征集了100家企業的意見,主流的意見是希望制訂更加嚴格的標準。”
而在太湖水污染爆發的核心區域,已經開始實施更為嚴厲的水污染排放標準。據了解,目前在太湖地區實施的江蘇省地方標準中規定,對城鎮污水處理廠COD排放標準限值設定在50到60毫克/升,今年1月1日之后建設的接納污水中工業廢水量小于80%的污水處理廠都將執行50毫克/升的標準,即一級標準中的A級標準。南京市環保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太湖流域的污水都在按一級A標來要求,江蘇的其他地區基本在按一級標準實施。”
環保憂慮困擾行業
環境保護是一件重要而嚴肅的使命,來自成本和標準執行力方面的擔憂仍在困擾著制藥行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可能還是那些發酵類和化學合成類企業、那些大宗產品的生產廠家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大宗產品,產量很大,利潤又不是很高,因此對成本很敏感,相對的排污、治污費用也比較高。新標準使相關企業成本增加是肯定的,現有的醫藥企業,幾乎可以說沒有一家能直接達到新標準的。”
安信證券分析師洪露則指出,“按照新的環保標準,制藥企業的污水排放標準大幅提高,若不達標則面臨停產整頓。新標準中的主要指標均嚴于美國標準,例如發酵類企業的COD、BOD 和總氰化物排放要求與最嚴格的歐盟標準相接近,環保門檻足足上調了一倍多。這一舉措對于制藥行業尤其是原料藥行業影響是比較大的。”
平安證券行業首席分析師杜冬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制藥企業處理一噸污水的成本大概是7至8元,而如果嚴格按新標準實施,處理費用可能要達到12至13元/噸,綜合成本至少會上升一倍,原料藥企業的成本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2年的緩沖時間相對于制藥企業普遍的現狀來說還是相當緊的。”
參與此次《標準》征求意見工作的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沈賢姬也認為“新標準的出臺,肯定對制藥企業有所影響,這里面有個承受的過程問題。我們也希望政府能夠加強管理,幫助企業能夠逐步地適應新的規則。”
來自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的分析指出,《標準》總體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企業是否已有足夠的環保治理設備,如果開啟這些設備就可以達到排放標準,那就只是成本問題。二是如果一些原來已有的環保治理設備的企業現在隨著標準的提高而不能勝任,那就面臨一個技術改造的問題。
新標準提高準入門檻
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不論是政府機構還是行業協會,都認為新的《標準》將會對行業龍頭企業有所幫助,形成更高的行業集中度。周鳳保處長告訴記者,“新標準就是希望能淘汰那些技術落后、污染嚴重的小藥廠。” 而沈賢姬也說:“我們希望這個標準的實施能夠提升行業的集中度。”
原料藥生產大戶東北制藥董秘呂林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出臺更加嚴格的環保規則非常正常。東北制藥每年投入數千萬元用于環保項目,即使沒有新標準出臺也是一樣。因此,新標準對公司的成本不會構成新的壓力,對公司生產經營不會有太大影響。”
特色原料藥企業麗珠集團董秘李如才告訴記者:“我們每一家工廠都有獨立的污水處理系統,我們的內部環保要求比現行的環保標準更加嚴格。由于目前國家對環保越來越重視,我們也將環保當作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以制劑藥為主要產品恒瑞醫藥(600276,股吧)顯得更加輕松,董秘戴洪斌告訴記者:“由于我們的主要產品是制劑,原料藥的量非常少。相對來說,制劑藥不存在很大的環保問題,而且公司歷來在環保方面都做的很好。”
有分析指出,上市公司都是大企業,資金實力雄厚,即使在環保達標方面需要追加投資,問題也不會太大。同時,上市公司相對更加注重環保,在標準出臺之前,前期的環保投入已有一定基礎。
另外,根據新《標準》的規定,制藥如果向當地污水處理廠排放污水,并不需要執行上述標準。而生產裝置位于臺州原料藥基地內的海正藥業(600267,股吧)和海翔藥業(002099,股吧)正屬于這樣的情況。上述南京市環保局工作人員介紹,一般污水處理廠都有一個自主規定的接管標準之后,污水處理廠將接收企業的污水并集中處理,而這些污水處理廠排放的污水遵循統一的排放標準,并不受行業標準的限制。因此,只要污水處理廠不提高相應的接管標準,相關企業的污水處理成本就不會上升。
杜冬松指出,“新標準明顯地提高了制藥業的準入門檻,新的污水排放標準將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新增產能的無序擴張。對于實力強大的上市公司來說是好事情。”呂林全也同意這樣的分析,他認為,國家大環保政策正在不斷發展健全,這對于東北制藥這樣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利好。
文章開頭那位來到太湖邊的上市公司高管,最終選擇退出了他們參股的這家即將被關停的小制藥企業。而隨著新的《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正式實施,在全國范圍內,或許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制藥企業面臨這樣的困境。
來源:和訊網
時間:2008年8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