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油田采油一廠紅淺區污水處理站,一位員工向人們展示經過處理的一杯污水,杯里的水如同礦泉水一樣的清澈透明。該廠安全環保處負責人介紹說,7年間,新疆油田新建了16座工業污水處理裝置,累計創造經濟效益5億元以上。
新疆油田是西北地區第一座產油上千萬噸的大油田,采油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水,是油田最大的污染源。10多年前,油田采出水基本不達標,到2000年采出水達標率僅為27%。
為實現石油生產與環境保護和諧發展,1997年該油田組織技術力量,對采出水處理進行大規模技術攻關,決心徹底解決這一油田環保的“頑癥”。經過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2001年“油田采出水離子調整旋流反應污泥吸附法”處理技術研究成功,并很快推廣到油田生產中。該項自主創新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獲得國家四項專利,不僅工藝流程簡單,運行穩定,還經濟實用、適用范圍廣。
利用這一關鍵技術,新疆油田公司在各采油作業區,先后建成或改建16座工業污水處理站。到2007年,油田采出水達標率上升到97%,污水處理率由1997年的64.7%提高到100%。同時,外排水由2000年的1500萬立方米,下降到2007年600萬立方米,一多半的采出水被回注到地下后重新利用。
如今,在油田作業區周圍,昔日的污水池已經消逝,經過處理的污水正流向戈壁荒灘,使之變成一片片綠洲。新疆油田每年將600萬立方米的再生水,用于澆灌原瑪湖古河道,現在這里已經變成了百余平方公里的蘆葦區。置身于這片綠色海洋般的蘆葦蕩中,一派鳥鳴雁飛,蘆花綻放的美麗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