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模工作只有逗號,沒有句號;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永遠是進行時”,這是記者日前在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區)培訓與經驗交流會上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來自全國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7個模范城市和5個模范城區的140多位代表,參加了由環境保護部組織的此次會議。與會期間,眾多參會代表明確了對環境保護模范城創建和復查工作的認識,表示將充分傳達環境保護部的會議精神,做好參謀,建立創模管理長效機制,要以創模時的拼勁來配合地方政府積極推動模范城市持續改進工作,維護環保模范城市的品牌效應。
模范城不是終身榮譽,將引入淘汰機制
創模作為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有效的管理手段,從1997年創辦至今已整整10年。目前全國共有67個城市和5個城區成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區)。模范城市和正在創模城市已占到我國設市城市總數的25%,其中模范城市占城市總數的10%,
總結10年創模經驗,環境保護部污控司城市處處長李蕾深有感觸:這10年,模范城從無到有,從眾多城市對模范城的模糊認識到現在積極主動參與,創模工作在探索中前進、在互動中提高、在實踐中完善、在發展中壯大,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那么,在新的形勢下,模范城市下一步該如何發展?
在此次培訓交流會上,李蕾向參會代表一再強調,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不是終身榮譽,需要模范城市政府自愿承諾,持續改進,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不斷深化和拓展創模成果,積極開展環保機制、體制創新,確保始終保持環保模范城市的先進性和示范性。
為督促已命名國家環保模范城建立長效機制、持續改進,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環境保護部早在2003年起,就開始組織對命名已滿3年的環保模范城,按照現行標準進行復查。其實,復查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推動模范城市保持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始終能站在全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前列。國家環保模范城要時刻爭當3個模范,即模范城市和正在創模城市要成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決定》和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模范,成為嚴格執行國家各項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的模范,成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模范。
據介紹,模范城市創建工作今后將實施淘汰制度,排除不符合模范城標準的城市,吸引更加先進的城市進入這個行列。
考核指標不斷加嚴,水和空氣質量要求更高
為始終保持模范城的先進性和示范性,環境保護部對《“十一五”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指標體系》進行了調整修訂。據悉,這一調整方案已于前不久獲得環境保護部部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擬定于2010年1月1日實施。
據了解,此次調整結合出現的新問題,對其中一些關鍵性的指標進行適當調整,加嚴要求。特別是再次提高了環保模范城市水和空氣環境質量的要求,同時突出重點整合了一些指標。修訂后的創模指標體系從原來的30項加2項參考指標,調整為26項考核指標。
在此次會議上,許多代表表示,調整后的創模考核指標進一步加嚴,考核方式更加強調不唯指標而指標,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平時與考核相結合,這對于創模城市和模范城市而言,雖然增加了難度,但是既是壓力也是挑戰,只有做得更好,才能符合新的要求,維護已有的創模成果,保持已獲得的榮譽。
李蕾指出,模范城市創建10年來,在目前已創成的這些模范城市中,約有一半是屬于本底自然條件好,資源豐厚,因“天生麗質”而被授予模范城的榮譽,當時進入時的門檻較低。經過10年的發展,其中一些城市的經濟發展了,人口增加了,能源消費增長了,卻忽視了對模范城市品牌的維護,忽視了環境保護優先的地位,環保管理水平已經不適應新的創模指標要求,跟不上城市發展的步伐,甚至有些還趕不上目前正在積極創模城市的水平。這些城市必須自我加壓,對照指標,尋找差距,迎頭趕上,才能彰顯模范城市的魅力。
金字招牌要努力維護,按新要求持續改進
與個別城市相對照的是,有些已獲得環保模范城稱號的城市并不滿足現狀,自愿承諾、持續改進,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了創模成果。李蕾說,這些城市的先進做法值得其他模范城市借鑒。
在此次會議上,與會代表對此進行了深入交流和熱烈討論。記者也充分感受到一些模范城市保持先進性的決心,了解了這些城市為維護金字招牌所付出的努力。
珠海市環保局科技科科長梁玉昭表示,國家環保模范城指標標準和工作要求不斷提高,已命名的模范城市必須按照新的要求持續改進。珠海市將環保模范城市持續改進工作與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有機結合,逐年推進。環保部門充分發揮市政府決策參謀的作用,按照模范城市的最新要求,及時查找差距,及時提出建議,努力將模范城持續改進的目標和重點工程列入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使環保模范城的工作任務得以逐年推進,成果得以逐年鞏固。
寧波市環保局副局長汪友方介紹說,環境保護部不久前再次調整提高了“十一五”創模指標,這是對模范城市提出的新要求。寧波市2006年通過了國家環保模范城的復查驗收。在持續改進的過程中,寧波市專門成立了4個專業工作小組:綜合督察組、市容環境組、宣傳發動組、資料業務組、。每個專業組有明確分工和工作要求,各區政府也成立相應機構,保障了各項工作順利實施。
上海市閔行區環保局局長助理韓小非認為,國家環保模范城區建設是一個持續前進的過程,模范城市復查工作同樣如此,如果僅想通過一時突擊來完成,模范城市的牌子肯定要大大縮水。1999年,閔行率先建成全國首批“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區”,之后以持續改進方式,以滾動實施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不斷鞏固創模成果、深化了創模內涵。
遵循七項原則鞏固創模成果,企業尤需承擔起責任
李蕾告訴記者,今年年底環境保護部將從模范城中選一批先進城市作為標兵,同時選取一些反面的例子進行對照,以更好地推動模范城市的創建工作,讓模范城市真正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她指出,目前,模范城市的創建工作已經形成氣候,競爭非常激烈。可謂前有標兵(模范城),后有追兵(創建城市),那些現在還躺在原有功勞簿上止步不前的模范城市亟須端正態度,對照新指標,做好持續改進工作。
她說,現有模范城市的可持續改進工作,要站在高起點,采用高標準,不能滿足于低限達標,不能唯指標而指標。這一過程實際上體現了模范城市的再創建。
李蕾著重指出,為鞏固創模成果,模范城市應在日常管理中堅持7項原則:
——基本條件與核心指標相結合;
——平時工作與考核驗收相結合;
——專家評估與政府審定相結合;
——公眾意見與企業行為相結合;
——創模考核與其他考核相結合;
——公正公平與鼓勵措施相結合;
——城區工作與鄉鎮工作相結合。
她同時對目前正在開展的模范城市復查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希望與會代表要提高認識、制訂計劃、嚴格標準、全面提升、為民辦事、真抓實干、建立機制、當好參謀。
李蕾尤其指出,企業作為城市的一份子,一定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能因為一個企業,影響了一個城市的環保形象。在城市創模持續改進過程中,相關部門須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要求有關企業必須參與創模活動,將工業企業環保達標和總量削減任務分配到企業、落實到創模規劃和企業環保計劃,對企業負責人和環保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幫助其制定和落實推進企業社會責任,自覺履行環保要求、自愿承擔環保義務,真正使企業成為鞏固創模工作成果的參與者和主力軍。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本報記者 臺桂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