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保部網2008年6月6日訊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20多天了,這些天里全國人民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災區的情況。對于災區的重建,首要問題還是解決人民的飲水和吃飯問題。對于吃飯問題的解決,除了國家的幫助之外,主要還在于生產自救,只有更快地恢復農業生產,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們的吃飯問題。而對于飲水問題,隨著時間慢慢過去,我們必然要面對醫療廢物、救援人員與災區群眾的生活污染物、衛生防疫藥劑與消毒劑的大量使用等可能對水環境造成的威脅。水是生命之源,所以飲用水的安全應該成為災區重建工作中的重點。 對于飲用水處理,筆者有幾點建議,希望能對災區的重建工作有所幫助。災區的水污染主要會是水中微生物超標、水異味、水中殘存微量農藥和水中細菌增多等,而對于這幾種水質污染情況,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和膜處理方法效果會比較顯著。 活性炭吸附法對去除水中的臭味、天然及合成有機物、微污染物質等效果顯著,但此種方法對于重金屬、鹽類、致癌的亞硝酸鹽、放射性物質、細菌和病毒等起不到去除作用。 強氧化法現在使用比較多的是臭氧氧化法,此方法有很強的殺毒作用,可去除水中的色、味、溶解性的鐵錳及酚等,但臭氧在水中不穩定,容易失效,不能起到長時間殺菌的作用。 膜處理也可以稱其為膜分離技術,可以有效分離有機物和無機物、病毒、細菌、微粒等,可以有效去除飲用水中的微量農藥。此種方法簡單、易操作、易于自控和維修,所以現在市場上常見的小型水處理設備都是采用此方法。 為有效保證災區的水源不被污染,不能單獨使用某一種方法,要綜合運用多種技術才能達到標準。有關部門應該加大水源的監控力度,水處理廠應該就這幾方面的污染重點加大凈化力度。對于比較偏僻的地區或人口集中區,應該上一些小型水處理設備,增加凈化層級,確保飲用水安全。 希望災區的重建工作順利進行,希望災區人民早日過上正常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