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紫坪鋪水庫的水各項指標均達標,成都市民可以放心喝。”5月26日,四川省環境科學院院長兼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廖激斬釘截鐵地告訴記者,各級監測站不斷擴大監測范圍,加大監測頻次,目前數據均顯示正常。
紫坪鋪水庫是成都市最主要的飲用水源地。“5·12”大地震發生后,有消息稱紫坪鋪庫水庫水體石油類指標超標,造成成都市民恐慌,并出現了短暫的搶購水風波。四川省環保局立即公布監測數據,有力地證明紫坪鋪水庫的水可以放心喝。事實上,5月12日晚,成都市、都江堰市環境監測應急車已經開始從水庫下游的藍橋采水樣進行監測,監測數據顯示符合飲用水標準。
為進一步充實數據,四川省監測中心調集主要力量對水庫進行監測。隨著道路的打通,監測斷面不斷增加,目前,又在水庫上游即映秀鎮附近增設了1個監測斷面,這樣監測斷面由1個增設為了3個,并加大了監測頻率。據廖激介紹,從地理位置可以斷定,只要監測斷面的水質沒有問題,成都市飲用水就不會出現問題。
廖激強調,之前有媒體報道,水庫水體油污超標是從環境指標來看,其實,對飲用水標準來說是完全達標的。這是人們對兩個標準不理解造成的誤解。
據了解,紫坪鋪水庫位于都江堰上游十幾公里。水庫水體油污超標是由于地震發生后,一些車輛被毀后汽油流入庫中,同時,搶險救災人員大量使用了沖鋒舟、大型駁船和其他工程機械所致。
目前,根據四川省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安排,四川省環保局監察大隊再次組織力量對紫坪鋪水庫上游儲油設施進行排查,并且采取措施控制油類污染物繼續泄漏。監測站也進一步加強對水庫水質的監控監測,加強對水質變化的監控,分時段檢測的數據顯示,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
四川省環保局已聯合成都市政府、成都市環保局、水利部門對水庫內漂浮物及浮油進行打撈。5月25日,四川省環保局抗震救災指揮部技術組專家對紫坪鋪水面和周邊區域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紫坪鋪庫區水面漂浮物明顯減少,只局限在庫區大壩附近區域;油污面已進一步縮小,只局限在庫灣區域。近期監測數據顯示,石油類監測指標完全達到飲用水源地水質標準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