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順暢網2008年5月19日訊 在網易,在新浪,在大大小小的各種媒體,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賑災企業捐助的新聞。不少媒體還為此作了一個捐款排名榜。 另一方面,眾多評論認為,現在判斷企業對抗震救災的貢獻的大小還為時過早。對于企業,不管其捐款多少,我們都應該尊敬。因為愛心不能用金錢的多少來衡量,企業現在捐款多少并不意味著他們對災區重建的作用就有多大。 四川汶川縣8級強地震發生后,順商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大手筆的集體性捐助行動,一方面體現了順商群體經濟實力的提升,也反映了日漸成熟的順商,以實際行動擔當了社會責任,證明了自己的社會價值。 舉順商之力,發揮各自的優勢,積極幫助災區重建,包括修橋筑路,建學校,幫助災民重建家園,結對幫扶受災企業盡快恢復生產,為災民提供就業崗位,認養孤兒等等,以無垠的大愛樹立起順商的豐碑!這是順商的共同心聲。 災后重建將有大量的工作,等待社會各界去關心和幫助。近日記者接觸到的每一位順德老板,都希望能夠更深層次地參與到救災工作中,尤其在災后重建上出力!營建災后“順商愛心小學”、“順商愛心路”甚至“順商愛心醫院”、“順商愛心村”等計劃或者更好的想法,他們都提出來了,他們都愿意參與其中。 豐碑無語,行勝于言。 從產業經濟的角度來看,工程機械、醫藥、建材等行業已被金融市場形容為“災后重建板塊”并被看好。“順德制造,中國驕傲”,家電、家具、機械、電子通訊、紡織服裝、醫藥保健等與抗震救災“關聯度”很高的行業,都是順德的支柱產業。撇開需求拉動對企業生產業務帶來的升量空間不說,順德企業完全有優勢、有能力在災區的災后重建中以行動體現責任。 企業應該以己所長,為災區重建貢獻力量。 對順商而言,目前的捐款以及捐凈水機、微波爐、電力設備等“順德制造”的產品,或者捐大米、帳篷等各種災區急需物資,都只是支援災區、為國分憂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