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污水處理能力提升到484.4萬噸/天,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要達85%。
在未來一年多的時間里,廣州要舉全市之力治水,確保在2010年6月底前使全市水環境質量根本好轉。為此廣州準備投入400多億元,提高城市公共污水收集管網覆蓋率和城鄉污水處理規模。根據最新完成的《廣州市污水治理總體規劃修編》(下稱《規劃修編》)明確,廣州將在2010年建成污水處理廠47座,污水處理能力提升到484.4萬噸/天,屆時全市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70%,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85%。
2010年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提升至85%。
廣州目前存在著污水處理能力偏小,部分污水直接排入珠江的問題。據廣州市水務局統計,廣州市日用水量約為500萬噸,產生污水約400萬噸,而目前的處理能力只有190.3萬噸,部分污水沒有得到處理。
據了解,目前廣州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污水處理率較低。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資金籌措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廣州污水處理能力遠低于污水量的增長,全市十區范圍污水處理率僅53.9%。
《規劃修編》明確,廣州污水治理的近期目標是到2010年,全市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70%,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85%,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30%。為此,廣州將以改善水質為中心,提高城市公共污水收集管網覆蓋率和城鄉污水處理規模。
廣州污水治理的遠期目標是到2020年,全市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0%,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5%,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0%。
2010年廣州污水處理廠擴建至47座。
廣州未來總共規劃68個污水處理系統,72個污水處理廠。據了解,廣州市預測2010年全市污水處理系統的總服務人口為1225萬人,污水總量為566.71萬噸/天,規劃到2010年,廣州污水處理廠達到47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484.4萬噸/天。
《規劃修編》明確,廣州市預測中心城區(包括荔灣、越秀、天河、海珠、白云和黃埔)2010 年總污水量298.1萬噸/天,現有污水處理廠規模179萬噸/天,為此需要新建、擴建或改建10座污水處理廠,并配套建設576公里污水管網和20座污水泵站,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17萬噸/天,達到296萬噸/天。
廣州中心城區目前已有污水處理廠5座,分別是大坦沙、西朗、獵德、瀝滘、大沙地污水處理廠,今后廣州還將興建石井、龍歸、竹料、同德圍和石溪5座污水處理廠。中心城區以外區域的污水處理廠分布規模分別為,番禺區11座,南沙區9座,蘿崗區8座,花都區7座,從化市13座,增城市12座。
此外,廣州市預測2020年全市污水處理系統總服務人口為1670萬人,污水總量達到1005.94萬噸/天,屆時廣州的污水處理廠將達到72座,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1035萬噸/天。
每天54.94萬噸污水將得到再生利用。
《規劃修編》提出的未來廣州污水總量預測曾引起業內專家的不同意見。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劉樹坤教授就指出,廣州預測2010年污水總量500多萬噸,到2020年污水總量達到1000多萬噸,總量翻了一番,這與目前倡導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倡循環城市和零排放的方向不相符。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已經開始注意到污水再生利用問題,通過這種循環方式減少污水排放總量,減輕排入河道、水庫、湖泊等水體污染負荷。據了解,廣州將鼓勵污水再生利用,并配套制定相關政策。廣州將有計劃地將再生水應用于河涌補水、園林綠化、道路清灑、工業冷卻水等對水質要求不高的場所,降低自來水消耗量,實現水資源再生利用。
目前,廣州已經初步明確了11個污水處理廠的污水再生利用規模,合計每天可再生利用54.94萬噸的污水。比如大坦沙污水處理廠有1萬噸/天的污水用于廠內自用和公園景觀補水,獵德污水處理廠有3萬噸/天的污水用于珠江公園景觀補水、獵德涌景觀用水和地下空間空調冷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