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水工業網 > 新聞 > 推進節能減排的問題與建議

推進節能減排的問題與建議

信息發布:中國水工業網 發布時間:2008-11-4 瀏覽次數: 更多

  節能減排列為約束性指標以來,全國上下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十一五”以來,經過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節能減排有了重大進展。2007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3.27%;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下降了4.66%和3.1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首次出現“拐點”。2008年上半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674.2萬噸,較2007年同期下降2.48%;二氧化硫排放總量1213.3萬噸,較2007年同期下降3.96%。節能減排的成效開始顯現,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取得實效,部分區域、流域環境質量得到改善。

  節能減排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拐點”的出現,是不是可以樂觀地估計,中國已穿越了環境高山,進入了環境負荷下降階段?結論還為時太早。

  1、發展階段決定節能減排的艱巨性

  工業化是一個國家現代化進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階段,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從先行工業化國家的發展歷程看,經濟增長(人均GDP)與能源消費(人均能源消費)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在工業化加速發展時期,能源消費快速增長,污染物的排放量大。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由于國內消費結構升級、中間需求增長和出口增長的推動,到2020年前,仍將是重化工發展的重要時期,我國能源消費的增量和新上項目污染物排放的增量仍較大。

  2、增長方式轉變的漸進過程決定能耗和污染問題解決的長期性

  盡快改變我國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已成當務之急,然而,增長方式轉型要著力解決被扭曲的要素價格、完善對經濟社會發展實績的考核指標和機制、培育有利于創新的制度和政策環境等重點問題,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又面臨支持我國經濟增長的諸多基礎性因素將發生實質性變化,如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能源和其他重要資源、環境約束壓力的顯著加大,金融風險增加等,增長方式轉型將面臨過去未曾有過的壓力。高能耗、高污染問題也難以在短期內得到根本解決,已解決的能源、環境問題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也可能出現反復。

  3、現階段的排放總量的下降很大程度是突擊還舊帳的效果。從“十一五”以來減排情況看,全國兩年半削減二氧化硫存量達690萬噸,占2005年排放總量的27%;兩年削減化學需氧量250萬噸,占2005年排放總量的17.7%。這些減排很大程度是重點行業、重點項目突擊還舊帳之功。今后一段時間,主要污染物存量的削減潛力將越來越有限,而增量還將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增加,加之制約我國能源、環境問題解決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并為完全消除,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很有可能是階段性的“拐點”。

  4、節能減排工作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全社會對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戰略意義還缺乏足夠的認識。二是法律法規不健全。節約能源法立法滯后,《環境保護法》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下的需要,“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現象較為突出。三是政策配套不夠。電力、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價格沒有真實反映能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關系,不利于節能減排工作;對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政、稅收、價格等政策不配套。四是指標體系有待完善。節能減排對各地的環境容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主體功能定位考慮不夠;污染總量減排指標只控制了廢水和廢氣中的一個主要因子。五是節能減排的投融渠道不暢,資金投入不足。六是節能減排監管能力建設嚴重滯后,影響減排效果。

  因此,節能減排是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現在的拐點是不穩定的,如果不繼續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將由降轉升。

  加強節能減排的對策建議

  節能減排事關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應堅持科學發展觀,學習借鑒先行工業化國家的經驗和教訓,充分發揮后發優勢,盡力避免后發劣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考慮,深入持久地抓緊抓好,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1、轉變模式,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國民經濟體系

  環境與發展是辯證的對立統一,兩者互為條件,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節能減排不能只是就能源談節約,就環保抓減排,而應從國家戰略層面和全局高度進行規劃、部署,著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國民經濟體系,完善資源節約的體制,培育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生產、生活方式。一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改變經濟增長過度倚重第二產業的局面,加快發展能源資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強度低的第三產業,特別是在國際服務業轉移的大背景下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使三次產業結構形成新的發展格局;二是切實推進新型工業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或以高新技術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引導和限制那些能耗物耗高污染重、產品附加值低的產品的生產與出口,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形成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分工格局和國際貿易格局;三是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全面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四是探索發展低碳經濟。制定規劃,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逐步由主要依靠化石燃料向主要依靠風能、太陽能、氫能等新能源的轉變,創立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式,從根本上解決節能減排問題,保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五是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念,倡導節約環保型消費方式,建立節約環保型的消費結構,建設相應的經濟調控與監督體系。

  2、健全法制,強化節能減排監督管理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國的基本方略和社會發展目標。國家應盡快組織修訂環保法,開展節約能源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的組織制定及修訂工作。加快民用建筑節能、廢舊家用電器回收處理管理、環保設施運行監督管理、排污許可、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城市排水和污水管理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包裝物回收利用等方面行政法規的制定及修訂工作。加強節能及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建設,頒布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標準,修訂高耗水產品限額標準,制定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額標準,完善清潔生產審核標準和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加強電廠煙氣脫硫設施運行監管,強化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和監督;嚴格節能減排執法監督檢查,加強對重點耗能單位和污染源的日常監督檢查,對違反節能環保法律法規的單位依法查處。切實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問題。

  加強節能減排的管理。在“十二五”期間,總量減排指標除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外,可在水污染中增加氨氮、磷,氣污染中增加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并根據東中西部的發展狀況、環境承載能力及各地區的主體功能定位,對節能減排實行分類指導。在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中,應遵循大部門制的思路,對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生態和減排的管理職能要相對集中,并提高監管能力。

  3、完善政策,形成強有力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發展經濟,以最小的社會經濟成本保護環境。建立有利于節能減排的價格政策。對于形成有效競爭的能源產品采取市場定價形成機制,并建立合理的能源價格結構,促進替代能源的發展。應理順發電價格和煤炭價格成本構成機制,取消電煤計劃內價格,加快成品油、天然氣價格改革;完善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以及利用余熱余壓、煤矸石和垃圾發電的政策;合理調整各類用水價格,加快推行階梯式水價。按照補償治理成本原則,提高排污單位排污費征收標準,促使業主主動治污減排;建立實施排污權交易制度,提高排污權的使用效能。

  完善鼓勵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及早出臺燃油稅,研究出臺環境稅,積極研究低碳經濟發展特別是新能源發展的稅收政策。要從投資引導向稅收調節轉移,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危害健康的消費品,征收消費附加稅,或者提高稅率。盡快制定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和環保產品目錄及相應稅收優惠政策。完善對廢舊物資、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優惠政策。

  完善相關投資政策。在投資項目選擇上,國家應向節能環保的方向傾斜。各級政府應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財政基本建設投資向節能環保項目的傾斜力度;中央財政應加大對節能減排的投入力度,強化節能減排的政策導向。完善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建立跨流域、跨區域的生態補償機制,增強流域及相關區域污染減排的能力和主動性,促進流域、區域間的和諧發展。建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完善綠色信貸機制,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環境保護及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的信貸支持。

  完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增長控制和落后產能的退出政策,形成落后產能適時退出、先進技術及時推廣、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的良性循環。

  4、強化科技,提高節能減排技術的創新能力

  一是加大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力度。把節能減排作為政府科技投入、推進高技術產業化的重點領域,支持科研單位、高校和企業開發高效節能減排工藝、技術和產品,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解決技術瓶頸。二是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的產業化。實施節能減排重點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及重大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項目,推廣潛力大、應用面廣的重大節能減排技術。培育節能服務市場,推進污染治理市場化,促進節能服務產業和環保產業的健康發展,鼓勵引導消費者使用高效節能環保產品。

  5、加強宣教,提高全民節能環保意識

  將節能減排宣傳納入重大主題宣傳活動,大力弘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社會風尚,增強全民參與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企事業單位、機關、學校、社區等開展經常性的節能環保宣傳。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觀念滲透到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中,提高全社會的節約環保意識;通過各級黨校、干校的教育,使各級干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念,增強統籌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的能力。(作者系重慶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

來源:《學習時報》
 




相關新聞信息

暫無評論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

本周熱門新聞

本月熱門新聞

查看中國水工業所有信息     行業新聞 - 市場動態 - 企業動態 - 廠商 - 產品 - 招標 - 論文 - 案例 - 方案 - 圖紙 - 軟件 - 課件 - 政策法規 - 標準規范 - 市場研究 - 會展 - 招聘 - 圖書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野花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最新|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1313mm禁片视频| 国产男女插插一级|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自偷在线拍精品热| 91最新地址永久入口| 天堂资源在线中文| freeⅹxx69性欧美按摩| 国产视频一二三区| 91久久国产情侣真实对白|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野花日本免费观看高清电影8 | 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黄网站色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91香蕉在线看私人影院| 国产真实迷j在线播放| 青青草成人影院|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再来一次好吗动漫免费观看|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少妇性俱乐部纵欲狂欢少妇| аⅴ天堂中文在线网|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麻豆产精国品一二三产区区 | 国产亚洲精品91| 真实的和子乱拍免费视频| 伊人影视在线观看日韩区| 欧美一线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88|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