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深圳2007年12月24日訊 我市自2005年正式啟動節水型社會創建工作以來,收效明顯:在保持經濟高速增長前提下,連續三年全市供水增幅大幅回落,并趨于穩定,每年新增節水規模1億立方米以上,特區外增幅下降了50%,特區內還連續兩年出現供水負增長,萬元GDP耗水量也連年下降,大大緩解了我市近三年供水緊張局面。這是記者日前從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獲悉的。 自創建以來,全社會節水意識普遍增強,市民對節約用水的認知率由40%增加到75%;目前全市1400多家洗車場95%以上按要求采取節水措施,配置了洗車循環用水設備;羅湖區改造完成轄區內33家星級酒店的節水器具、用水設備,有效降低了水耗;節水法律、規章制度的完善推進較好;大力推廣非傳統水資源利用,建立了一批非傳統水資源示范項目,海水淡化和污水回用等重點工程項目正積極推進,濱河污水處理廠30萬噸/日的再生水回用項目已動工建設,我市于日前被列為全省再生水利用試點城市。 市節水辦統計數據顯示:我市萬元GDP用水量連續兩年降幅達到8%甚至更多,由2004年的46.8立方米/萬元下降到2005年的34立方米/萬元,再降到2006年的約29.8立方米/萬元,一直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在連續幾年不同程度干旱情況下,我市供水基本平穩。省政府肯定并要求全省學習、推廣我市創建節水型城市和社會的經驗及做法。 “2008年是我市節水型城市和社會創建的關鍵一年,是攻堅年,是達標年。”市委常委、副市長呂銳鋒要求各責任單位按照責任要求,加強領導,完善機制,抓住重點,專項治理,并通過與生態城市建設、綠色建筑、資源節約型公園建設、抗旱保供水等多種形式聯動,形成合力,力爭在2008年初步完成節水型社會創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