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花大力氣對環境污染進行了治理。但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居民小區一個個的建立起來,環境問題也在日益惡化。像承擔我市水運的主要河道橫河,河水依然渾濁不清。在市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來自城西街道辦的市人大代表張淑芳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大污水處理力度的建議》。
針對這一建議,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投入巨資在市區建設了東、西兩個污水處理廠,并對市區的生活污水管網進行改造,提高收集率。目前,市區生活污水收集率達到了84.7%。但受條件限制,部分生活污水未徹底截留,特別是張家港經濟開發區北區基礎設施滯后,企業生活污水及處理達標的工業廢水通過雨水管排入東橫河,加之船舶通航淤泥污染和江陰客水進入東橫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區的水環境質量。
為從根本上改善市區水環境質量,作為辦理單位,市環保局進一步加強了對相關責任部門的協調督促,有效加快了實施進度。記者近日在港城大道和振興路的交界處看到,工人師傅們正在為張家港經濟開發區污水管網建設作最后的接管工作。到今年年底,該區域排入東橫河的生活污水、企業達標廢水等將全部接入污水管網送往西區污水廠處理。市環境監察大隊副大隊長楊群偉:“我們環保部門一是協調建設部門對市區兩側的污水管網進一步排查,督促相關部門進行落實污水接管工程建設,第二呢對開發區的污水管網,督促開發區盡早截留,接入污水廠處理,第三呢協調水利部門加大調水換水的力度,確保市區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
目前,由市給排水公司負責的市區污水管網建設和雨污分流工程建設已完成80%;規劃中的城北污水處理廠已開工建設,城南污水處理廠也正在辦理環評報批手續;特別是通運新村污水接入問題,今年6月份已經給予解決。環保局還與江陰市環保局進行了協調,要求對其轄區內企業加強監管,做到達標排放,減輕對我市水環境質量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