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污水排放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一直是環保部門面臨的一大難題,而如今,這個難題在平湖市已經得到了有效破解。本月15日,平湖市紅十字會醫院的醫療污水處理工程順利通過了環保部門的驗收并投入使用。由此,全市所有鎮(街道)衛生院、醫院均建立了醫療污水處理系統,排放的醫療廢水經處理后達到了國家醫療機構污水排放標準,實現了零污染排放。 眾所周知,醫院每天接診各類疾病的患者,由此產生的病人生活污水、手術器具清洗用水等廢水含有害菌較多,經簡單處理后根本無法殺滅病菌,直接排放極易成為疾病傳染源,從而危害群眾健康。如何才能使醫療污水做到清潔排放,成為各家醫院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從2005年6月開始,平湖市就下定決心給醫療污水“動手術”,通過引進醫療污水無害化處理工程,使醫療污水在排放前得到徹底凈化處理,實現零污染排放。 去年初,黃姑鎮衛生院等首批3家醫院的污水處理工程正式開工建造。據黃姑鎮衛生院黨支部書記黎平忠介紹,為建造污水處理系統,醫院陸續投入了38萬多元,歷時兩個多月建成了日設計處理能力50噸的污水處理系統,并于去年6月通過了市環保局的竣工驗收并投入了正常使用。“現在醫院每天產生醫療廢水約30噸,經處理系統處理凈化后,排放出來的水完全換了‘容顏’。”黎平忠說,經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的水不僅外表變清了,而且水中的有害細菌經過殺菌、消毒、脫氯后也全部消除,達到了無害化排放。 全塘鎮衛生院的醫療污水處理系統也已建成。據衛生院相關領導介紹,沒有建成處理系統之前,醫院每天產生的廢水都是經三格式化糞池簡單處理,但由于醫療行業的特殊性,排放的廢水中難免含有病菌,醫院也常為此感到不安。后來,市衛生、環保等部門對這個問題予以了高度重視,統一招投標在鎮(街道)衛生院、醫院建造高標準污水處理系統。這樣一來,雖然醫院一次性投資較大,但污水處理系統啟用后,醫療污水達到了清潔排放。(記者 汪錦秀 特約通訊員 張勤芳 張其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