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鋼始建于1958年,現有在崗職工1.7萬人,是國內專業化精品線、棒、板生產企業。經過近50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已形成年產鋼600萬噸規模,擁有從煉焦、燒結、煉鐵、煉鋼、軋材到金屬制品等一整套全流程的工藝裝備。主要產品有高速線材、板材(坯)、圓管坯、高精度圓鋼、螺紋鋼筋、PC鋼絲和PC鋼絞線、商品鋼絲、鋼絲繩、鍍鋅鋼絞線等。產品主要銷往華東、廣東、西南、湖南等市場,出口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及歐洲、東南亞等地區。湘鋼先后獲得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廠務公開先進單位”、“湖南省優秀企業”等稱號。2006年湘鋼領導班子被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評為全國國有企業創建“四好”班子先進集體。2004—2007年生產經營及主要指標完成情況(見表1)。 近幾年來,湘鋼能持續良好的發展勢頭,一個重要原因是,湘鋼認真貫徹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指示精神,在上級組織的關心、支持下,實踐科學發展觀,依靠科學管理和科技進步,優化工藝結構,實施全方位、全流程、全工序系統節能降耗,降低生產系統綜合能耗。同時,加大節能新技術的投入,實施能源綜合利用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使企業各項技術經濟指標明顯改善,主要工序能耗明顯下降,資源和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06年公司噸鋼綜合能耗為629kgce/t,可比能耗為611kgce/t,分別比上年下降了54kgce/t和21kgce/t,創效2.1億元。湘鋼曾被評為國家“節能先進集體”、“資源綜合利用先進單位”和省“節能先進單位”等。主要做法是: 一、以工藝結構調整和能耗分級管理為基礎,改善經濟指標,實現節能降耗節能降耗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徑。湘鋼從大處著手,在工藝結構調整和能源管理上做文章,見成效。 一是優化工藝結構,降低生產系統綜合能耗。“十五”以來,湘鋼全面落實“做精做強,成本領先”戰略,加快結構調整和系統優化,先后實現全轉爐、全連鑄和“一火成材”。淘汰了能源消耗高、污染大的平爐、重型軋機和小高爐。近幾年,又投入技改資金60多億元,新建了寬厚板(材)生產線、鐵前600萬噸配套項目及鋼系統LF爐、VD爐精煉工藝等,工藝結構比較合理,節能效果也十分顯著。實施煉鋼全轉爐、全連鑄,能耗降低了30%;實施“一火成材”改造,能耗降低了30%,成材率提高了5%。新工藝投產后,系統能耗指標大幅度改善。去年,5號焦爐和新1號高爐投產后,噸鋼耗水比上年同期降低1.6t/t,噸鋼耗汽比上年同期降低0.24GJ/t,動力煤消耗降至10kg/以下,焦爐煤氣實現零放損,高爐煤氣放損比上年同期降低0.36%。 二是實施四級能耗指標管理,降低噸鋼工序能耗。近幾年,湘鋼按照“流程唯一,責任唯一”的管理原則,對全公司能源按流程分級管理,形成了一、二、三、四級能耗指標管理。一級能耗指標是指噸鋼綜合能耗;二級能耗指標是公司各單位工序能耗指標;三級能耗指標是公司各單位能源介質單耗;四級能耗指標是本工序內單臺(套)重點耗能設備能源消耗量。明確了能源管理部門、二級單位、班組和崗位的能源管理職責。通過強化能源管理主體責任,狠抓能源過程監控,各級能耗指標得到了明顯改善。去年,鐵前焦化工序能耗較上年降低了9kgce/t,燒結工序能耗較上年降低了0.5kgce/t,煉鐵工序能耗較上年降低了14kgce/t。特別是噸鋼綜合能耗從1998年的1355千克標煤,降至去年的629千克標煤。 三是深入開展節能對標挖潛活動,改善能耗指標。近幾年來,我們每年要組織開展推行各主要能耗指標上臺階攻關,成立了以公司總工程師為組長、各主體廠廠長為小組長的兩級能耗指標上臺階攻關組。鐵前系統節能降耗的重點是降低焦比,通過嚴把原燃料質量關、實施精料方針、提高風溫、提高噴煤比等措施,使人爐焦比從1997年的595kg/t降至目前的360kg/t,從原來的行業倒數三名之內的位置躍居行業同類型設備的先進水平。煉鋼系統重點針對延長轉爐爐齡、提高連澆爐數、減少鋼鐵料消耗開展攻關,大幅降低了煉鋼能耗。軋材系統開展熱送熱裝攻關,熱送率達到了70%左右,熱送溫度達到了500cC以上,大大減少了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浪費。 二、以推進節能新技術的應用為重點,降低能源物料消耗,確保節能增效 近幾年,隨著國家節能新技術的開發、應用和推廣,湘鋼結合技術改造和工藝結構調整,及時引進,共投入近10億元用于資源節約與降低能源消耗工藝改造上,通過發揮新技術的優勢,減少了能源介質消耗,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一是應用TRT高爐壓差發電等新技術,充分利用企業自產二次能源創效。湘鋼的自產二次能源主要有高爐煤氣和焦爐煤氣。隨著鐵、焦生產能力的擴大,高爐、焦爐煤氣不斷增加,為充分利用這些二次能源,近幾年,湘鋼實施了“以氣代油”、“以氣代煤”、干熄焦、TRT高爐壓差發電等工程,促進了能耗指標的降低,減少外購能源,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其中,投入的TRT發電項目,利用高爐煤氣頂的煤氣壓力能和氣體潛熱,通過膨脹透平做功,帶動發電機,回收了過去在高爐減壓閥組通過強制節流和形成噪聲而白白消耗掉的能量,現每個月發電量基本維持在450萬kwh,按照每度電0.4元計算,月創效益180萬元。干熄焦項目及余熱發電項目,可利用回收紅焦熱量發電,年創效益4000萬元。 二是實施轉爐煤氣回收技術,實現湘鋼轉爐煤氣零排放。湘鋼通過應用轉爐煤氣回收新工藝,提高煤氣回收率。噸鋼回收煤氣由34.3m3增加到90m3。回收的轉爐煤氣被作為工業燃料加以循環利用,逐步實現了湘鋼轉爐煤氣零排放,為實現企業資源綜合利用、降低資源消耗和環境保護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經測算,每年可創直接效益1000萬元以上。 三、以綜合開發利用為主要措施,提高資源利用率,培育節能新的效益增長點 近幾年來,湘鋼堅持科技創新,實施廢物資源化,發展循環經濟,使之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措施。通過對工業用水和冶金渣等固廢物的綜合開發利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2006年含鐵塵泥利用率100%,固廢綜合利用率達95%,固廢綜合利用產值達2億元。主要工作是: 一是加強工業用水循環利用,降低噸鋼消耗新水量。通過改善和優化生產工藝,湘鋼基本實現了燒結、高爐、轉爐、棒材等工序設備冷卻水和廢水的處理及循環利用,減少了生產對新水的直接需求。在高爐生產過程中,我們通過運用干法除塵代替傳統的煤氣洗滌工藝,極大地減少了新水消耗。通過對新上項目配套建立水站和水處理系統,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與“十五”初期相比,湘鋼水循環利用率從2000年74%提高到2006年的98%。同時,通過對水系統的監察,消除水系統的跑、冒、滴、漏現象,有效減少水的流失和無端排放,減低了噸鋼消耗新水量。目前,湘鋼的噸鋼新水消耗由2000年的20噸降低至2006年的10.7噸,合計減少對新水的消耗量3000萬噸。 二是加強冶金渣的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培育新的效益增長點。近幾年來,湘鋼針對產量規模適度擴大后,冶金渣量不斷增加的狀況,圍繞冶金渣在延伸產業鏈和培育新的產業上下功夫。先后投入了轉爐鋼渣處理生產線、鋼渣濕式球磨生產線、瓦斯泥提鐵生產設施、轉爐泥綜合利用設施、除塵灰綜合利用設施、鐵渣處理設施、瓦斯灰和氧化鐵皮利用設施等50多項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程,年產值上億元。去年,新建80萬噸鋼渣綜合利用生產線、推進高爐水渣選鐵和開發轉爐泥生產煉鋼冷卻劑等項目,全年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率提高至81.7%,比上年增加7.1%,綜合利用產值達1.9億元。在建的湘鋼投資與華新水泥合資的水泥項目。將湘鋼供應的水淬高爐礦渣、鋼渣粉磨成超細微粉,然后與華新供應的高性能水泥熟料粉按比例混合生產優質水泥。項目所采用的技術屬國際先進技術,比傳統球磨機節約用電50%,且將烘干、粉磨、選粉等工藝集中在封閉的系統內,減少了揚塵和噪聲,有效地控制了對周圍環境污染,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該項目的實施將全部消化湘鋼的多余鋼渣,實現湘鋼固體工業廢料的零排放。 近幾年,我們通過深入實施節能降耗措施,走內涵式挖潛創效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回顧我們開展節能降耗工作的歷程,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1.實施節能降耗是企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戰略選擇。湘鋼地處內陸,遠離原料產地,沒有資源優勢,裝備規模無法與寶鋼、武鋼等大型鋼鐵企業相比,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強,特別是近幾年來,鋼鐵企業面臨原燃料價格大幅度攀升、鋼材價格起伏不定的多重壓力,導致鋼鐵行業的效益逐步下降,成本大幅度增加。近幾年來,我們通過全方位、全流程、全工序系統實施節能降耗、發展循環經濟等措施,年增效益上億元,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深入實施節能降耗是湘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戰略選擇之一。 2.依靠技術創新、推動工藝技術結構升級是提高節能降耗綜合效益的重要保證。近幾年來,湘鋼實施了一系列的技術改造,先后完成了全轉爐、全連鑄、“一火成材”和600萬噸規模配套建設,并投入了先進的節能新工藝,取得了可觀的節能效益。噸鋼綜合能耗從1998年的1355千克標煤,降至去年的629千克標煤,比鋼鐵產業發展政策要求2020年降到700千克標煤的目標還低。實踐使我們意識到,鋼鐵企業工藝流程長、重復耗能多,渣、塵、水、氣排放量大,對此,依靠技術創新和新技術的應用,使之溶入結構優化、節能降耗,企業生產系統實現綜合性節能效益才有保障。 3.合理利用資源,實施余能、廢物資源化是鋼鐵企業環境治理和經濟再增長的有效途徑。近幾年,湘鋼在節能降耗工作中,按照系統的觀念和市場化的原則,著力追求技術與經濟的最佳結合、節能與環保的有機聯系和管理創新,系統地實施工藝結構和資源、能源配置結構的優化,不僅使廢物資源化、低值資源增值、有效資源產生最大效益,而且有效地治理了污染,改善了環境。通過實施工業余熱、余能、余水回收和循環利用,以及工業廢物(廢渣、廢水、廢氣)綜合治理和深加工,減少了工業廢物排放,且培育了新的效益增長點和新的產業。 近幾年,我們在節能降耗方面,立足現有裝備規模,全面優化節能,系統降耗挖潛,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當前,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鋼鐵工業結構優化、產業升級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們時刻感受到自身核心競爭能力不強,來自市場的壓力越來越大。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技術進步,發揮新技術、新工藝的優勢,不斷取得節能降耗的新成績,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發展我國鋼鐵工業、促進湖南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