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10-30 08:53:37) 稿件來源:新京報 昨日(29日),北京市工業促進局有關人士透露,按照市工業促進局、市發改委、市環保局等部門日前制訂的《北京市關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業企業的意見》,目前順義已率先關停了龍灣屯漂染廠、長山化工廠等10家“三高”企業,今年年內全市共要清退22家。 龍灣屯漂染廠首家被清退
據順義工業局介紹,今年8月21日,背靠大溝生態園的北京市龍灣屯漂染廠摘下廠牌,成為了首家被清退關停的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業。此前,這家企業每年利潤可達300萬元,但同時它也是個污染嚴重的大戶,每年排放30萬噸污水。
據順義工業局產業發展科科長周靖慧介紹,像龍灣屯漂染廠這樣的企業已被清退了10家,包括龍灣屯漂染廠、國義造紙廠、長山化工廠、燕山毛衣針廠等。目前它們已經全部關停,等待市工業促進局的驗收。
多數工人被安置再就業
周靖慧算了一筆賬。關停的10家企業每年耗水近60萬噸,按一個普通三口之家每年用水60噸算,節約的水可供1萬戶城鎮居民使用一年。但他也坦承,關停清退時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阻力。此次關停的有民營企業,也有村辦企業、集體企業,當地村鎮靠這些企業的收入維持正常的行政活動,清退無疑對村集體是個損失。
為了減少企業關停的顧慮,對于負債的企業,由鎮政府承擔一部分債務。所有被關停的企業廠房用地不改變其工業土地的性質,讓其土地再招商,發展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替代產業。對關停企業近1800名職工的安置,周靖慧表示,大部分職工簽訂再就業服務協議,由鎮政府安排到相關企業就業,還有一部分年齡大的人簽訂了買斷協議,按照勞動法相關規定給予一次性補償。
主動關停可獲百萬元資助
市工業促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按照清退計劃,北京今年鎖定了小水泥、小造紙等7個行業的22家企業,主要在順義、通州等區縣,計劃年內全部清退,明年則計劃再關停40至50家能耗不達標企業。為鼓勵企業積極主動關停,北京市已撥出2000萬元資金。通過市工業促進局驗收后,給予每家企業100萬元左右的一次性資助。(記者廖愛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