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長春2006年9月7日訊 第二屆東北亞博覽會上,四平市簽訂合同項目共計53個,計劃總投資額75.54億元人民幣。其中,域外投資額74.49億元人民幣。53個項目當中有10個是外資項目,利用外資額達5.22億美元。為此,記者在簽約會后采訪了四平市政府副秘書長、招商引資辦公室主任李紅月。 當問到四平市憑借怎樣的魅力使得如此多的大資金落戶四平時,李紅月說:首先,四平市在招商過程非常重視專業招商的重要性。比如,外地某草業集團來四平洽談時,就由四平市牧業部門的人員負責接洽,而如果是化工類的項目,就由相關科研機構負責洽談,在這里,招商辦公室僅僅是一個銜接的部門,而不是招商的主體。內行招商能夠做到知己知彼,大大增加了項目的成活率。 其次,精心打造軟環境。一是強化高位操作,在跟蹤落實上狠下功夫。全市重大項目實行了領導包保責任制,各級領導親自掛帥,組成專門班子高位操作,聯合攻關。采取一把手負總責,拿出主要精力投放到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上,把人力、物力、財力往招商引資上傾斜。涉及到的重大問題及時召集聯席會議研究解決,采取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同時加大了監督檢查力度,實行了“旬調度、月通報、季檢查”。確保招商引資工作達到組織落實、任務落實、責任落實、措施落實。如:新加坡新達集團投資1.74億美元在四平建設生物科技園項目;建設四平市棚戶區24號地段改造工程項目;啟動四平市污水處理廠三個項目就是四平市招商辦在省商務廳知道信息之后,盯住不放松及時答復投資代表提出各種問題及所需各種數據;并且及時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匯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親自赴廈門、新加坡等地跟蹤談判,事先解決好客商來四平投資所要遇到的難題。按新加坡新達集團藍偉光博士的話講,“該項目落戶四平,是人和環境感動了我,并且又借四平的天時、地利而決定在四平建設一個膜技術世界領先的生物科技園。來四平投資是一項非常正確的選擇”。 本屆東北亞博覽會期間,四平市共推介項目189個,共分十三類包括:冶金及機械制造、汽車及配件、農業產業化及食品加工、房地產、基礎設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醫藥、旅游、電子產品、紡織產品、物流、化工、企業產權轉讓等項目,總投資267.44億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