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青網2006年9月7日訊 今年,對浙江慈溪杭州灣新區的老百姓來說是個不尋常的年份,因為,那兒的老百姓從此以后再也不喝“鹽水”了。 是誰改寫杭州灣人民守著大海沒水喝的歷史,實現了杭州灣人民的淡水夢? 浙江慈溪杭州灣新區地處沿海灘涂,淡水資源非常匱乏,屬于嚴重缺水城市,當地人每年只能靠積蓄到水庫里的雨水作為淡水資源,但由于地處沿海,使淡水不淡,什么時候能喝上純凈甘甜的水成了杭州灣人民祖祖輩輩最大的心愿?慈溪市政府下決心徹底解決老百姓的飲水難問題,但當地的咸水脫鹽是傳統的水處理工藝無能為力的,于是,政府決定在全國進行公開招標。藍星水處理公司作為全國膜與水處理的龍頭之一一舉中標。他們采用國際上當今最流行的雙膜法工藝(超濾膜和反滲透膜),僅用了10個月建成了50000噸/日的一期工程項目,開創了我國第一個雙膜法市政水處理的先河。工程于2005年2月開始投入運行,近日,從藍星水處理獲悉,工程全面運行一年來,設備運行平穩,出水正常,各項指標全部達到設計要求。 當問及為什么采用雙膜法實現市政水處理時,藍星水處理公司總經理鄭東晟說:“膜技術既有分離、濃縮、純化的功能,又有高效、節能、環保、分子級過濾等特征,因此,被廣泛地應用于污水處理、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脫鹽水以及超純水等行業。雙膜法就是先通過超濾膜對水進行凈化預處理,再經過反滲透膜進行脫鹽深度處理,反滲透膜對水中鹽分能達到98%以上的脫除率。 “超父”,為什么是水處理? 提起藍星,人們會先想到清洗,會想到不凍液、甚至是有機硅。 藍星20多年來,就是以工業清洗為母體,不斷地孵化出一個又一個“超父”的產業,而藍星水處理就是其中一個。 打開藍星的工程業績記錄,你會驚奇地發現,以工業清洗發家,并以領航工業清洗的藍星,如今正在悄悄地改寫著自己的歷史,因為,藍星在水處理領域工程數目之多、應用之廣、影響之大令人震撼,而公司的財務報表也真實并客觀地證實了藍星水處理這一強勁實力。 工程業績記錄是這樣記載的: 1995年完成長慶油田19200噸/日苦咸水處理工程; 2002年完成我國最大的膜法鋼鐵污水回用工程——太鋼72000噸/日污水回用工程; 2003年完成徐州電廠2400噸/日電廠鍋爐水處理工程; 東方石化3800噸/日化學水處理工程; 2004年完成遼河油田4800噸/日污水回用工程、匯源果汁5000噸/日、哈啤集團21600噸/日生產用水處理工程以及國家級示范項目——甘肅定西地區10000噸/日苦咸水淡化工程; 2005年完成首鋼4000噸/日污水回用處理工程、目前國內最大的雙膜法水處理項目——浙江慈溪杭州灣50000噸/日污染水凈化處理工程; 2006年黑龍江石化4800噸/日和濟南石化2400噸/日的化工用水工程,安鋼120000噸/日和營口中板30000噸/日污水回用工程即將竣工。 藍星水處理10多年來共完成1000多套工程,其中包括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工程,醫藥、電子、電廠等高純水工程,鋼鐵、石化、市政等領域的污水回用工程;承擔國家萬噸級反滲透苦咸水淡化、工業污水處理膜與裝置、污水再生回用裝置與材料的國產化等9項共4億元的國家級產業化項目;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空纖維超濾膜系列組件、增強中空纖維微濾膜、膜生物反應器、BOD/COD/TOC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藍島系列純水機等產品;研制出了30多種水處理藥劑;并和美國陶氏化學、日本旭化成等著名公司形成貿易戰略伙伴;此外,藍星還是國家膜工程技術中心、中國膜工業協會、《膜科學與技術》的依托單位。 市場和藍星,誰選擇了誰? 藍星水處理成績斐然。是偶然還是必然呢? 答案自然是后者。 因為,藍星早在十幾年前就瞄準了膜這個當時還是絕對冷門的專業,憑著藍星在化工領域的雄厚底蘊,綜合國內外大量的信息,藍星預測到,膜將要主宰未來中國的水處理市場。但限于國內當時水處理市場還不成熟,藍星從1992年開始,做了近10年的蟄伏。 這其間,藍星通過引進消化和吸收,并選派20多技術人員遠赴澳大利亞聯邦科學院和梅姆特克公司進修和深造,如今,這批人已經成為公司的業務骨干,發揮著相當的作用;與中國科學院、原化工部、國家海洋局組建中國膜工業協會,協助政府制定中國膜工業發展的戰略和方針,制定中國膜行業的設備標準,引導、扶持和壯大中國膜工業產業化隊伍;建立6000平方米的超濾、微濾和反滲透膜成套設備制造車間;同時還在純凈水領域做系列家用和團體用的飲水機。 當工業化、城市化建設步伐加快,造成水污染和水危機日趨惡化的時候,如何開發新水源和廢水資源化是擺在世界各國政府面前的兩大難題?然而,不管開發新水源還是廢水資源化,最終幾乎都離不開膜技術。 水處理市場的井噴催生了膜市場的火爆,而藍星水處理也迎來前所未有的艷陽天。 因為膜是目前世界上污水回用處理和制作凈水最有效最科學也最基本的技術手段之一,而膜與水處理技術恰恰為藍星所專長,并且已經形成研發、設計、制造、工程、貿易一條龍式服務,因此,藍星在國內眾多工程項目的竟爭中連連中標,使得藍星水處理很快發展成為膜與水處理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工程足跡遍布全國各地,技術涵蓋凈水、污水和中水,應用領域從重工業到輕工業,產品種類從家用、小區到企業到城市。 以前,“哪里有清洗,哪里就有藍星”,而今成了“哪里有水處理,哪里就有藍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