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連恒基新潤水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大連開發區中水回用工程正式啟用。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的二級排放水成為企業工業用水的新水源,這些曾經大部分放回大海的水經高科技手段處理后,首次完全達到國家工業用水標準,開始在西太平洋石化有限公司投入使用。這同時也標志著開發區的污水處理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并且完成了由治理排放型到治理回用型的重要跨越。
恒基中水回用項目在國內首次采用當今國際先進的BOT運作模式和從美國引進的固定床生物膜技術,以城市排放的污水為水源,進行深度處理,生產出的深加工中水經權威部門檢測,已完全達到國家工業用水的水質標準,對開辟城市第二水源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該工程占地3000平方米,投資4000萬元人民幣,目前可日產高品質中水3萬噸。 開發區污水回用率將由此達到40%,居于全國領先地位。
中水回用工程的啟用,也為企業降低了生產用水的使用成本。記者在西太平洋石化有限公司采訪時了解到,該公司每天的工業冷卻用水的使用量為4000-5000噸,原來使用自來水,每噸價格為3.20元人民幣,現在使用的這種中水每噸2.30元人民幣。該企業的有關負責人認為,降低成本只是使用中水的一方面因素,更主要的是考慮到節約水資源的環境效益,這是企業所肩負的社會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