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適用于水處理濾池中的用陶瓷制作的穿孔大阻力配水管,簡稱陶瓷配水管。
1 型號和規格
1.1 陶瓷配水管以及連接陶瓷配水管用的陶瓷套管的型號和規格見表1和圖1~圖3。
表1
名稱
|
型號
|
各部尺寸(mm)
|
配水孔
|
質量
(kg)
|
D
|
D1
|
D2
|
D3
|
L
|
L1
|
L2
|
L3
|
L4
|
R
|
t
|
a
|
b
|
c
|
e
|
a度
|
孔數
個
|
陶 瓷
配水管
|
P1
P2
P3
P4
P5
|
100
100
100
100
100
|
140
140
140
140
140
|
150
150
150
150
150
|
9
9
9
9
9
|
1000
800
600
500
1000
|
180
175
150
165
180
|
100
100
75
80
100
|
150
150
150
170
160
|
5
5
5
5
5
|
5
5
5
5
5
|
-
-
-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45
45
45
45
|
11
9
7
5
11
|
14
11
9
7
14
|
陶瓷套管
|
P6
|
100
|
230
|
167
|
9
|
150
|
62
|
26
|
-
|
-
|
-
|
-
|
15
|
10
|
20
|
6
|
-
|
1
|
6
|
圖1 P1、P2、P3、P4陶瓷配水管
1.2 陶瓷配水管外形要求圓直,端面應與軸線相垂直。配水孔兩端應無毛刺和裂縫。管的內壁應涂釉,但配水孔內不得涂釉。
1.3 陶瓷配水管的外徑(D1)偏差為±5mm,凸緣外徑(D2)偏差為±2mm,長度(L)偏差為-5mm,壁厚偏差為±1mm,配水孔直徑偏差為±0.2mm。
1.4 不同長度的陶瓷配水管,其允許的彎曲度(見圖4)應符合表2的規定。
圖2 P5陶瓷配水管
圖3 P6陶瓷套管
表2 mm
管長度(L)
|
允許彎曲度(h)
|
1000
800
600
500
|
7
6
5
4
|
1.5 陶瓷配水管外壁的配水孔形心位置,其偏差為±1mm。
1.6 陶瓷套管不涂釉,其內徑(D2)偏差為±5mm,配水孔直徑偏差為±0.2mm。
2 主要技術性能
2.1 配水孔的流量系數µ=0.76。
2.2 機械強度
允許承壓荷載為15kN/m。
承壓裂縫荷載為25kN/m。
3 檢驗方法
3.1 陶瓷配水管的尺寸用精度為1mm的量具測量。配水孔直徑用精度0.1mm的量具測量。
3.2 陶瓷配水管的外觀質量用目測方法檢查,并應根據對管子敲擊時發出的聲音判斷有無暗傷。
3.3 陶瓷配水管彎曲度的測量方法,是把金屬測量桿兩端緊貼被測陶瓷配水管外壁,測量桿兩端與陶瓷配水管端面的距離為10mm,沿外壁轉動測量桿,測量出管壁與測量桿間的最大垂直距離h,即為陶瓷配水管的彎曲度,如圖4所示。
圖4
金屬測量桿的長度應為被測量陶瓷配水管長度(L)減去20mm,橫截面為30mm×3mm,并至少應有一個側面經過加工,表面平直。
3.4 陶瓷配水管的機械強度用均布承壓荷載測定。
4 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4.1 標志:陶瓷配水管上應有生產廠名和型號。
4.2 包裝:由供需雙方商定。
4.3 運輸和貯存:應防止碰傷、摔壞。
附錄A 陶瓷配水管的安裝技術要求(參考件)
A.1 安裝前應逐根檢查陶瓷配水管及陶瓷套管有無破損或斷裂。陶瓷配水管插口凸緣是否完好,并用敲擊聲音判斷有無暗傷。對破損、斷裂或有暗傷的陶瓷配水管或陶瓷套管應舍棄。
A.2 陶瓷配水管與濾池配水渠道的連接,宜采用Dg150的穿墻套管。采用預留管洞方法時,留洞直徑應為170mm。
A.3 根據濾池尺寸,可選用各型陶瓷配水管,但在其末端應用P5型陶瓷配水管。
A.4 陶瓷配水管安裝時,其兩排配水孔應向下,各孔形心與陶瓷配水管該橫截面圓心的連線應與鉛垂線成45°角。陶瓷套管上的配水孔應與緊鄰連接的陶瓷配水管上的配水孔交錯排列。
A.5 陶瓷配水管用陶瓷套管連接,其接口材料采用氯丁橡膠圈(膠圈直徑20~22mm,環內徑120mm)或1:2水泥砂漿封填。
A.6 陶瓷配水管在濾池內安裝完畢后,應裝入礫石承托料。下層礫石承托料的粒徑范圍宜采用16~32mm,厚度不應小于150mm。管底下部應以下層礫石承托料填表滿。
A.7 改造舊濾池時,如表1中陶瓷配水管型號不夠應用,可由使用單位與生產廠洽商制造,但技術要求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原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城市建設管理局提出。
本標準由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院歸口。
本標準由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院負責起草及解釋。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徐均官、樂麗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