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印染廢水處理工藝的改進措施
文件大小:0.09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20-08-25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印染廢水 堿減量廢水 退漿廢水 分流處理   |
【摘要】 | 印染廢水首先進入厭氧池水解酸化, 將難以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質, 或者由混凝沉淀( 氣浮) 池去除懸浮態和膠態污染物, 再經好氧池( 活性污泥、生物接觸氧化等) 好氧分解去除有機物。 |
【部分正文預覽】 | 印染廢水首先進入厭氧池水解酸化, 將難以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質, 或者由混凝沉淀( 氣浮) 池去除懸浮態和膠態污染物, 再經好氧池( 活性污泥、生物接觸氧化等) 好氧分解去除有機物。該工藝技術成熟, 操作管理簡便,運行費用低, 因而是當前印染廢水處理的主流工藝。然而, 近年來印染行業技術革新日新月異, 普遍采用堿減量工藝, 人工合成聚乙烯醇(PVA)漿料大量使用, 印染廢水有機物濃度大幅上升, 可生化性進一變差, 使得原先可以達到處理要求的傳統生化處理工藝處理效果削弱, 難以達標排放。據調查, 近幾年大部分傳統印染廢水處理廠的CODCr 去除率由以前的70%下降到50%, 甚至有時更低, 出水CODCr 及色度均難以達到GB 4287—92 《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二級標準[3]。 |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