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中氰化物測定方法的探討
文件大小:0.18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4-09-28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二次污染 實驗操作   |
【摘要】 | 改進方法的精密度和準確度均滿足測定分析要求,同時避免了試劑的二次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又在一定分程度上簡化了實驗操作。 |
【部分正文預覽】 | 氰化物屬于劇毒物,能引起人體組織缺氧窒息導致死亡。因此,是一種被極其重視的環境污染物。氰’化物的要污染源為電鍍、有機、化工、造氣、煉焦、選礦、化肥等工業排放的廢水,另外一些天然水體也會含有氰化物。氰化物一般以HCN、CN一和絡合氰離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水中氰化物的檢測方法通常有異煙酸一吡唑啉酮比色法、吡唑一巴比妥酸比色法和硝酸銀滴定法。而其中異煙酸一吡唑啉酮比色法因其檢測范圍的一般性,以及具有儀器簡單、試劑穩定、靈敏度高等特點被列為國標方法而普遍使用。但因方法中吡唑啉酮的溶劑N,N一二甲基甲酰胺具有一定的毒性,在實驗過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在儲存過程中會變色。現改用乙醇代替N,N一二甲基甲酰胺作為溶劑。另外標準方法中顯色條件為水浴恒溫(25℃ ~35℃),操作較繁瑣。現改為室內恒溫放置40min,且顯色溫度范圍更寬(15℃ ~35℃),實驗條件容易達到且簡化了操作程度。 |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