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水利工程尤其是大壩在遭受地震! 洪水沖擊! 溫度等自然環境影響后, 壩體等水工建筑物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 因此, 對大壩等水工建筑物的性能進行監測和診斷, 及時發現建筑物的損傷, 對可能出現的災害進行預測和修補, 評估其安全性, 意義重大; 已成為今后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必然要求, 是水利工程學科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
結構損傷診斷的常用方法有外觀檢查! 靜載實驗和動力檢測等, 外觀檢查及靜載實驗往往只能獲取有限! 局部的信息, 而動力檢測則能對建筑物進行整體!全面的評估"動力檢測方法進行結構損傷診斷的原理就是采用統計或識別模式收集損傷前后系統的特征, 對比新的模式是否偏離原始模式"損傷前的系統特征一般采用A ns ys等結構軟件模擬計算所得, 而損傷后的系統特征則需現場采集! 處理! 分析測試數據后所得"由于水利工程結構的復雜性, 使得動力檢測方法中數據的采集! 處理與分析較困難, 限制了該方法在大型水利工程結構損傷診斷中的應用"基于上述問題, 提出采用結構模態參數的兩步識別法對現場獲得的測試數據進行分析!識別, 并應用該方法對青銅峽水電站的大壩損傷進行了診斷, 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現將該方法作一簡單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