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心城河道現狀及治理對策措施
文件大小:0.35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4-07-05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防洪排澇 排水河道 防洪排水體系   |
【摘要】 | 保障北京市中心城防洪排澇安全,通過系統梳理排水河道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按照“防、滲、蓄、排”相結合的原則, 實施“點面滯蓄、管網收排、河道暢泄、廊道聯調” 等綜合措施,完善現有防洪排水體系。 |
【部分正文預覽】 | 北京市中心城面積1 085 km2。西側為永定河, 位于中心城的上游, 是中心城重要的防洪安全屏障; 東側為北運河, 位于中心城的下游, 是承泄中心城雨洪水的重要排水河道。中心城范圍內有清河、壩河、通惠河及涼水河等4 條主要干流及120 多條支流, 總長約580 km, 共同承擔著中心城的防洪排水任務。四大干流自西向東匯入溫榆河、北運河。 自20 世紀90 年代, 為確保城市中心區防洪排水安全和雨水管道暢通, 通惠河水系治理采取“西蓄、東排、南北分洪” 的原則。目前, 清河、壩河、通惠河及涼水河等300 km 主要河道已按“九五” 城市防洪規劃完成了治理。治理后河道的排水標準基本達到20年一遇, 防洪標準達到50~100 年一遇校核。受北運河楊洼閘出境流量限制, 四大干流排入溫榆河、北運河流量也相應受到限制, 多余流量必須在本流域內建設蓄滯洪區消納。中心城原規劃蓄洪區10 處, 蓄滯容積約2 000 萬m3。目前, 僅玉淵潭、水碓湖實施。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