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是鑲嵌在江淮平原東部的璀璨明珠,東臨黃海,總面積1.5萬km ,人口810萬,具有2100多年的悠久歷史;濕地生態資源獨特,以“濕地之都” 著稱。但其地處里下河腹部、淮河入海尾閶,地勢低平,準河入海水道、新洋港等“兩縱八橫”骨干河道貫穿全境,承受上游大量的洪水下泄,又有“洪水走廊”之稱。
鹽城市現狀供水保證率75%左右,可用水源有本地水和外來水,其中本地降水所形成的水資源量約占30%,因降水量不同水源總量差值較大,且時空分布不均,主汛期降水大多被作為洪水排海,主要依靠長江水、淮河水和里下河腹部上游尾水。同時,全市約60%河段水質劣于Ⅲ類水,局部地區地下水超采,水質性缺水和資源性缺水并存。
鹽城市區現有城西、越河與城東3座地表水廠,總供水規模23.5萬m /d,現狀最高供水能力1 9.3萬iTI /d,供水人口逾80萬。城西水廠位于新洋港和蟒蛇河交匯處,供水能力11.5萬m /d;越河水廠位于連接串場河與蟒蛇河的越河南界,供水能力2萬m /d,取水口西移后,與越河水廠共取白同一河流—— 蟒蛇河。城東水廠位于大新河、世紀大道與文港路之間,設計取水能力30萬m /d,水源取自通榆河,一期工程供水能力l0萬m /d, 目前正在擴建10萬m /d,并用DN 1 000渾水管道與城西水廠互通并網聯供。鹽都位于鹽城市區西南,肩負著市區城西水廠和越河水廠“源頭護水” 的重任, 自大縱湖向下游的飲用水源保護區面積達458km , 占全區總面積的43.8U/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