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淺層地下水環境特征分析及保護對策
文件大小:0.18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4-03-12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地下水化學特征 地下水水質 農田灌溉   |
【摘要】 | 通過對臨沂市淺層地下水化學特征、地下水水質及水污染區的評價和分析,提出保護對策措施,為地下水的科學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提供科學的宏觀依據 充分發揮地下水在城市供水、農村人畜飲水、農田灌溉、工業生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部分正文預覽】 | 臨沂市地處魯東南,屬北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過渡性氣候,總行政區面積為17 1 85 km ,山區丘陵地形約占71.8% ,平原地形約占28.2% 。本市地形屬魯中南低山丘陵區,總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呈傾斜狀態。影響全市地下水環境變化規律及總發展趨勢的因素主要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土壤、氣象、水文影響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等,在不同的水文地質單元,地下水環境動態變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人為因素主要為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染物的排放、下滲、轉化等。受降水入滲的影響,各離子成份濃度由于枯水期的濃縮和豐水期的稀釋作用,多數污染物及礦化度枯水期濃度高于豐水期。由于地下水由高向低不斷流動,存在污染物有自北西向南東遷移的趨勢。 本次水環境特征分析選用125個地下水井點2005年現狀水質監測資料,單井控制面積按泰森多邊形法計算統計。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