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地下水重金屬污染現狀分析及保護對策
文件大小:0.13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4-03-12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水質重金屬 重金屬污染   |
【摘要】 | 結合廊坊市近十年地下水水質重金屬項目的資料,分析了廊坊地區重金屬污染現狀并提出保護對策。 |
【部分正文預覽】 | 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東,北臨京都,東與津門交界,南接滄州,西和古城保定毗連,地處京津兩大城市之間,環渤海腹地,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稱。全市區域面積6 429 km ,98% 為平坦肥沃的平原。地處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風沙,秋季秋高氣爽,年平均氣溫11.9℃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54.9 mm,地處海河中下游,水系發達,流經本市的大小河流有20條,年均地表水資源量3.33億m ,全市淺層地下水平均埋深在10.0 m左右,年均地下水資源量7.74億m ,全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00 m ,遠低于河北省人均水平(河北省人均水資源占有量310 m ),更是不足全國人均水平的1/10(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2 200 m ),屬于全國嚴重資源型缺水的地區之一。由于長期大量超采地下水,全市已形成五處地下水位降落漏斗,造成部分機井報廢、水源井產水量減少,地面沉降等環境地質問題。廊坊市局部區域地下水中重金屬含量較高,為了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對廊坊市地下水重金屬污染狀況進行了分析。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