錳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十分豐富.我國錳礦儲量達4x10at。居世界第4位。然而在錳礦的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含錳廢水.廢水主要來自采礦廢水和選礦廢水 任意排放大量含錳廢水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會使水產生嗅味,出現色度,對植物也有較大的危害;另一方面也嚴重影響工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在衛生潔具和工業產品上形成斑點 .人體攝人過量的錳會損壞人類的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不可逆的神經系統疾病。
對含錳廢水的處理主要有絮凝沉淀法、傳統化學沉淀法、電解法等方法。A.Shafaei等[3]用電解法處理錳質量濃度在100 mg/L以內的廢水時.對錳的去除率達到90%以上.但對于高濃度含錳廢水的處理效果卻較差 樊玉川[4]利用石灰+PAC混凝沉淀法處理含錳廢水.錳質量濃度由397mg/L降到0.2m#L。何強等[5]采用化學沉淀/混凝沉淀聯合工藝處理某電解錳廠的廢水.出水水質達到了國家一級排放標準。
對于礦山酸性廢水的處理研究表明.石灰石與石灰聯合使用比單獨用石灰可節省20%~30%的藥劑費。在美國、日本,對于礦山酸性廢水,一般先用石灰石中和酸性廢水.中和之后再用石灰來提高廢水的pH。綜上所述,混凝沉淀法和化學沉淀法處理含錳廢水的研究比較多.技術也比較成熟.但是采用石灰石、石灰分段中和沉淀、混凝法組合工藝
處理高濃度酸性含錳廢水的報道較少.筆者在小試的基礎上提供工藝實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