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跌水曝氣/快滲工藝處理山地城鎮生活污水
文件大小:0.92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3-02-17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山地城鎮生活污水 厭氧水解 跌水曝氣 改良人工土快滲系統 溫度 負荷   |
【摘要】 | 為了探討適用于三峽庫區山地小城鎮污水處理的工藝,結合山地小城鎮具有較大自然地形高差和較多荒地荒溝的特點,采用“厭氧水解/自然跌水曝氣/改良人工土快滲系統”組合工藝建設生活污水處理示范工程。分析了該示范工程對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考察了溫度和進水負荷對去除污染物的影響,并進行了經濟分析。結果表明,該組合工藝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和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系統對COD 和NH +4 - N 的去除效果與溫度顯著相關,而對TP 的去除效果受溫度的影響較小; 各污染物的單位面積去除負荷與進水負荷近似服從對數關系; 該組合工藝的基建費用較之常用污水處理工藝減少20% ~ 50%,運行成本僅為0. 29 元/m3。 |
【部分正文預覽】 | 三峽庫區小城鎮受地形限制,被分割成多個組 團式排水區域,污水大都分散排放,這使得庫區城鎮 生活污水很難采用集中處理的模式[1]。 隨著污水處理技術向著資源化方向的發展,土 地處理工藝越來越受到重視。土地處理系統具有凈 化效果好、設備簡單、操作管理方便、基建投資和運 行費用少、處理能耗低等優點[2]。近年來,人工快 滲系統在美國、法國、芬蘭、丹麥、瑞士等國家得到了 廣泛應用[3,4],在國內也相繼建成了一些主要針對 生活污水處理和污染河流治理的實際工程[5],展現 了良好的應用前景。對于自然跌水曝氣來說,可以 將山地丘陵的劣勢化為優勢,利用高差勢能跌水充 氧,從而減少土石方的開挖和曝氣能耗[6]。 |
|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