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工程調試運行
文件大小:0.37MB
格式:pdf
發布時間:2013-11-06
瀏覽次數:次
【中文關鍵詞】 | 連云港市第三水廠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5749—2006   |
【摘要】 | 連云港市第三水廠深度處理改造一期工程設計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藝。從初期運行出水水質來看,改造效果較好,主要指標滿足《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 |
【部分正文預覽】 | 連云港市第三水廠處理規模為20 × 104 m3 /d,現狀為10 × 104 m3 /d,近期規劃10 × 104 m3 /d。原水取自薔薇河,夏季因流域內點源和面源污染嚴重,河水有機物含量高,呈周期性微污染。根據監測結果, 2008 年—2011 年原水平均CODMn為5. 1 mg /L,最低為3. 9 mg /L,最高為8. 4 mg /L。盡管政府采取了一些污染控制措施,但短期內對面源污染難以控制。常規處理工藝難以去除原水中溶解性有機污染物和異味物質,導致供水時有異味,口感不好,CODMn值偏高。為改善水質,第三水廠考慮采用臭氧- 生物活性炭( O3 - BAC) 深度處理工藝。該工程于2010 年開始實施,建設規模與水廠處理規模配套,即20 × 104 m3 /d,采用預臭氧/常規處理/O3 -BAC 工藝,2011 年底全部建成并進入調試運行階段。 |
|
|
|
||
【打印本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