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正文預覽】 |
長沙市第二水廠位于長沙市河西區,始建成于1954 年8 月, 水源為湘江。最初供水能力9 000 m3 / d ,后經多次擴建改造,設計供水能力達到5 萬m3 / d。第二水廠遷建指取水點由阜埠河遷建至黑石鋪下游水流深槽,凈水廠由漁灣市遷建至沈家老屋。工程設計總規模30 萬m3 / d ,分三期實施,其中一期工程10 萬m3 / d ;項目總占地面積199 460m2 (合299. 19 畝) ; 工程投資3. 02 億元。工程于2002 年啟動,2005 年11 月正式動工,2007 年7 月1日一期工程投產運行。
1 項目實施緣由與方案比選
實施第二水廠遷建工程基于三個方面: ①隨著城市發展和人口增加,供水能力已不能滿足用水需求; ②原凈水廠的原水水質污染嚴重,不能保證供水水質安全; ③根據城市總體規劃,需要新建水廠。項目前期對水廠遷建、改建、東水西調等三個方案進行了技術經濟比較(見表1) ,擇優選用遷建工程方案。
2 設計指導思想
第二水廠遷建工程具有復雜程度高、相關權益多、施工周期長等特點,工程設計指導思想如下:
(1) 隨著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飲用水標準越來越高,新建水廠供水水質應高起點規劃;供水范圍內輸配水管道幾乎全部新建,具備提高水質的可能;凈水處理設施和輸配水管道工程同時設計和施工,可達到出水水質高標準的要求;第二水廠遷建工程設計水質達到《飲用凈水水質標準》(CJ94 —1999) 。
(2) 工程地處湘江風光帶,要求建筑構思遵循原狀地形、工藝流程及功能,建筑風格力求創新,有別于已建水廠,體現湖湘文化風格。
(3) 節能降耗貫穿整個工程設計,一是要求選擇合適的輸配水管網供水系統,既保證最大用水時管網供水壓力,又避免需滿足局部地勢較高處水壓要求而提高整個管網壓力;二是要求根據湘江水位變化幅度大的狀況(1 %洪水位37. 95 m ,99 %枯水位23. 645 m ,相差14. 305 m) ,泵房采用節能降耗措施。
(4) 生產排泥水上清液回收利用,處理后的泥餅含水率低,便于運輸。 |